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远程教育助力乡村脱贫振兴——教育部“根在基层”调研团四川调研纪实-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工作动态

远程教育助力乡村脱贫振兴——教育部“根在基层”调研团四川调研纪实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因为它的围墙在祖国的山水之间”,四川电大党委副书记、校长尹析明对教育部“根在基层”调研团成员饱含深情地说。

根据教育部直属机关党委、直属机关团委要求,108日至13日,由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牵头的“根在基层”2019年教育部第十调研团赴四川省成都市、广元市和苍溪县开展了主题为“远程教育助力乡村脱贫振兴”青年调研活动,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等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现状进行深入考察。期间共召开座谈会3场,参加座谈总人数约90人,实地走访了苍溪县村庄、社区、实践基地等共9处,一对一深度访谈7人次。通过调研,调研团了解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四川分部在总部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协同部分地市县电大落实扶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调研团在四川分部调研

提升学历,服务本土人才培养

四川分部结合省情积极主动作为,紧紧扭住本土人才培养这个“牛鼻子”,扎根巴蜀大地培养各类基层治理带头人,为乡村脱贫振兴培养了一大批懂农村、爱农业、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村干部。副校长刘纯龙在座谈会上说:“我们四川是农业大省,有188个贫困县,66个国贫县,45个深度贫困县。著名的胡焕庸线清晰地勾勒出我们的工作阵地,胡焕庸线西北侧地势较高,山川丘陵分布广泛,人口密度低,城镇化水平低,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坚守在村里的‘两委’班子成员有不少已四五十岁,他们文化水平不高,也不再风华正茂,但仍有不少人是真得想学习,想在家乡也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此,我们主要面向胡焕庸线西北侧的阿坝、甘孜和凉山地区,送教下乡,提升他们的学历水平,用远程教育帮助当地有需求的村干部学有所成后继续留在家乡工作,成为地地道道的‘土秀才’和‘土专家’。”


调研团在四川分部座谈

读书圆梦,“自富”“带富”双驱动

“干部自己要先搞明白,做个明白人,才能帮到老百姓”,苍溪县五龙镇龙隐村党支部书记曾其奎对调研团说。曾其奎今年已经52岁,但精神矍铄,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长征带教育精准扶贫工程”(以下简称“长征带”工程)在读学员,在村里经营“以草养鱼”和“林下养鸡”等多个生态产业园,帮助村里的贫困户就业,带领村民一起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既要金山银山,解决脱贫奔康问题,也要绿水青山,保护生态环境。“您养鱼、养鸡的技术都这么成熟了,还需要读‘长征带’工程吗?在农村养鱼还需要学历文凭吗?”调研团问。“那当然还要继续读书学习了。现在时代变化快得很,有啥知识跟不上,怎么帮助老百姓,老百姓如果提前都搞明白了,还需要村干部干啥用。”曾启奎表示,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有能力带领别人致富。他自己的两个儿子在父亲的带动下也报读了“长征带”工程,和父亲一起助力自己的小家和村里所有贫困户一起奔向小康。

曾其奎带领调研团参观他的“以草养鱼”产业园

调研团成员专访曾其奎

调研团驱车盘绕山峦,一路颠簸约两个小时,终于抵达海拔1000多米的苍溪县雍河乡桃源村,遇到了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天麻姑娘”的杨敏。杨敏专科、本科都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学员,前些年辞掉小学教师工作,外出专业学习种植天麻3年,回乡后牵头成立了农村合作社,成为第一股东,流转并承包了村集体用地,规模化种植天麻。流转土地时,杨敏也遇到过困难。村民不愿意将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想按照传统思路种植庄稼。读小教专业的杨敏很有亲和力,用耐心、爱心仔细地给村民讲授,家乡1000多米的海拔,山体坡度陡,特有的土壤和树木非常适宜种植天麻。经过一番“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终于有村民愿意和她一起试一试,小有成效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纷纷入股。前些年合作社还需要主动拓展销路,近年都是外地客户提前预定,上门提货。全村大多数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加入了合作社,搭乘共同致富的便车。广元电大副校长蔡红问杨敏,“你觉得你在苍溪电大接受的教育对你创业有什么帮助?”“帮助是有的,它让我想去追求更大的梦想,实现更远大的目标,不断去追求,把事业做大,让这里的贫困户受益最大。”老百姓干劲十足,对杨敏非常信任,推选她为村干部,都愿意跟着杨敏好好干,年底多拿分红,过个红火年。

调研团实地调研苍溪县天麻种植基地,左三为“天麻姑娘”杨敏

注重实践,提升本土人员素养

苍溪电大为落实好“长征带”工程,积极内外联络,整合各方资源,在政府资金支持下,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建电商教育实践基地,长期聘请名师专家田间授课,让学员不仅完成电大教育基础课课程,还能有实践练习的地方,不仅自己富裕,还能通过发挥自身村干部身份作用带动村里其他群众致富。苍溪县歧坪镇三江村原副主任奉虹利就是受益于苍溪电大电商教学实践基地的学员。“参加‘长征带’工程的学习对我帮助挺大的,让我在2017年接触到了电商平台,我在苍溪电大学习完电子商务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以后,又在苍溪电大电商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老师手把手教会我如何在网上开店,如何做好客服、理赔等工作。我们苍溪县是红心猕猴桃的主产地,留在村里的农民大多上了年纪且不会使用电脑,我就帮助本村50余贫困户和周边镇子的乡亲们通过电商平台搞销售,一下子就打开了销路。以前,只是通过手机微商途径或者朋友之间的口口相传来卖猕猴桃,销售业绩并不景气。现在我们在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上卖猕猴桃,收入非常可观。”奉虹利自豪地说。“今年到目前为止,我们通过电商平台卖了50吨猕猴桃,毛利润130万元。今年还遭了水灾,不然会卖得更多。我个人年收入大约有10多万元,现在还买了汽车。”奉虹利表示,“苍溪电大长期聘任的闫书贵专家是这里种植猕猴桃的指导教师,定期在田间地头给农户上课,农户为了确保自己种的猕猴桃能够被收走,都非常认真听讲,种出来的猕猴桃长势都很好,价格卖得也好。”

“通过‘长征带’工程,苍溪电大不仅让我有机会实践练习经营电子商务,也给这里的农户免费开办了猕猴桃种植培训班,传播了知识,带动了致富。”奉虹利喜不自胜。

苍溪县猕猴桃种植专家闫书贵正在给村民授课

积极联络,推进扶贫效果最大化

四川分部办学组织体系实施的各项扶贫项目,无不体现出和当地党委、政府或者其他单位组织的合作,借助各方力量,扩大扶贫项目影响力。典型做法是苍溪电大在落实“长征带”工程时,积极向县委组织部汇报,实现了将苍溪县的“千名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和“长征带”工程学历教育项目深度融合,共同出资培养本土村干部学员,村干部的上学费用采取“长征带”工程资金补助一点、苍溪县财政资金资助一点、村里报销一点,学员自己承担一点的“四个一点”方式,缓解学员学费后顾之忧。这一多元主体分担费用的方式,有效扩大了受益人员范围。截止到目前,苍溪县已组织招生5期,参学干部达796名,其中的230名综合能力素质较好的村干部学员被推荐作为下届村“两委”换届的主要人选。村干部上学自己花费少,还有机会被推荐为任用对象,极大地激发了村干部学习积极性,为更多村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创造了条件。

体系牢固,助推教育扶贫见成效

“电大一家亲。”这或许是调研团在调研期间听到次数最多的一句话。

据副校长刘纯龙介绍,四川分部办学组织体系仍保持着比较规范和传统的组织建制,系统观念和意识强,系统建设非常全面,系统感情深厚,系统运行稳定。在强有力的系统支持保障下,当地教育扶贫工作有声有色。近年来,四川分部对省内的远程开放教育扶贫发挥重要的总统筹、总协调和总服务作用。协助落实了“长征带”工程,截止到目前,四川省内累计招收“长征带”工程学员973人;落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该计划实施10余年来,招收农民大学生1.2万余人,毕业约8000人;在广元、巴中、达州等地实施村社“两委”干部学历提升计划,该计划已招收学员3000余人……一个个数字的背后,是一张张笑脸,凝聚着每位基层学员的努力和奋斗,是每个家庭、每个村落致富的希望。(摄影:褚晓曦)    

调研团成员访谈“长征带”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学员马全模


调研团成员调研“长征带”工程非学历教育项目唤马剪纸培训成果展


调研团成员向苍溪电大副校长杨东健请教问题


调研团成员在广元电大用餐

调研团在广元电大座谈

调研团在苍溪电大“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调研,体验红色老区文化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