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
2020年12月5日,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研讨会暨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京召开,来自普通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等十多个单位的15位思政专家参加会议,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出谋划策。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党委常务副书记曹国永,党委副书记兼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臣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列席会议。会议由曹国永和刘臣分别主持。
荆德刚致辞指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作为新型大学,具有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目前正努力在制度新、机制新、平台新、手段新等“四新”基础上,把学校建成终身教育的主要平台、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灵活教育的平台、对外合作的平台。他表示,各位委员基于家国情怀、奉献精神来到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希望大家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贡献智慧,共同探索大规模在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新路径。
曹国永宣读了“关于成立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决定”。作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历史上第一个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本届教指委由荆德刚、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怀超担任主任,曹国永、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艳担任副主任,共聘请15位专家委员,云顶yd7610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孙福万担任秘书长。曹国永指出,教指委是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咨询、审议、监督和指导的专家组织,必将在今后学校思政课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刘臣汇报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的历史与现状。他指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校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思政课建设,目前已开齐国家规定的所有思政课程,并探索了融“导、学、测、问、拓”于一体的全网络学习模式。今年7月学校又印发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方案》等文件。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在学校党委领导下正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
在研讨基础上,大会表决通过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该《章程》共5章、16条,对教指委的性质、组织、职责、工作方式等进行了规定。《章程》明确指出,教指委将指导并参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现状调研,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并参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在微课程、试题库、问题库等资源建设上给予指导和把关;指导并参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包括顶层设计思政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指导思政课教师科研开展和思政课教学团队建设等。
新任教指委主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怀超指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的贡献有目共睹,在新时代还将发挥更大作用。他表示,全体教指委委员有信心、有决心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思政课建设献计献策并参与其中,今后将按照《章程》在各方面有序开展工作。
与会委员围绕《章程》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展开讨论,形成3点共识。一是在建设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背景下,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基于自身的办学特点,不仅可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也可为解决我国教育领域不平衡不充分矛盾做出贡献。二是思政课教学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项事业,更是一份责任。目前我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政课地位和作用日益彰显,希望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马院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创新,再上新台阶。三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是新型大学,具有鲜明的在线教育属性,其思政课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思政课,已经在资源建设和线上教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与会委员表示,他们愿意在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平台上为思政课建设献计献策,积极探索适应在职成人在线学习的新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各位委员还据此提出很多具体的意见和建议,比如拓展思政课课程、举办学术论坛、编写“新四史”教材等。
荆德刚在总结发言中指出,目前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正处于转型发展期,正努力实现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由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偿转变、由文凭提升向技能提高转变、由注重线上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各位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不仅对思政课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更对学校转型发展、如何办好新时代开放大学具有指导意义。他表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愿意为教指委做好服务,为各位委员开展田野调查、学术研究、学术出版和参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思政课建设提供支持。他强调,通过各位委员的指导和帮助以及国开人的一起努力,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定会探索出一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的实践路径,走出一条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特色鲜明的思政教育之路,并在数字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上形成自己的品牌。(摄影:张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