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哥”和他的“良心油条”
在河北省保定市银杏路的一家早餐店外,每天都会出现长龙般等候买油条的队伍。这家早餐店炸油条坚持不用“复炸油”,并凭借“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这一独特的经营理念赢得了众多市民的信任。这家早餐店的老板就是保定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油条哥”刘洪安。
小老板打出良心牌
在保定打拼的这些年来,刘洪安经历了太多太多:工作不理想的苦闷、创业失利时的艰辛及恶劣的居住环境,使他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屋漏偏逢连阴雨,刘洪安的母亲2008年又突发脑动脉瘤破裂,生命一度垂危,后经社会各界和亲朋好友救助,他的母亲终于转危为安,刘洪安的病情也得以控制。
通过这么多的坎坷后,刘洪安对生命、健康和亲情、友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对社会多了一份责任和感激:“钱重要,健康更重要”、“做吃的东西,就要对得起自己”,更要对得起他人,对得起社会。随后,刘洪安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标语牌挂在了店面上昭示于众,并贴出了进货渠道明白纸,准备了验油勺,验油勺旁还贴上了从互联网上搜集的快速验油“小窍门”——“以前的油用勺子舀起来,里边可以看到‘黑星星’,而油条吃下去也感觉‘顶胃’……”
刘洪安提出拒绝使用复炸油的时候,他的家人很反对,觉得好好的油倒掉了可惜,而且成本增加了,油条每斤也涨了1元,担心顾客嫌贵不买。现在,全家人的忙碌已经说明了一切,从杜绝使用复炸油开始,他每天都会比过去多卖出200元的油条。他说,人不能昧着良心图眼前小利,如果顾客吃出毛病来,那和图财害命有什么区别?只要讲良心,讲诚信,就能有回报。
如今,在保定市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下,刘洪安将原来的小店改建装修,建成了“油条哥快餐店”,配置了现代化的厨房和干净卫生的餐厅,还装上了暖气。此外,他还在专家的帮助下对油条进行了“无碱无矾”改良。虽然平均每斤面就要用一个鸡蛋,成本多了,但价格没涨。“我们做的就是老百姓的食品,照顾顾客的感受。”
刘洪安说,做良心油条本是一件小事,却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说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必须坚持并做得更好、更健康,让更多人满意。
从“良心油条”到“良心面包”
在探索将油条量产化的过程中,刘洪安发现烘焙食品与油条相比食用更健康、能更好地保持营养,且便于量产和保存。因此,他便确定了发展烘焙食品的目标。此后,他历时半年时间,到北京、广东、河南、福建、山东、上海、江苏等十余个省市,对设备和原材料反复考察,多方比较,最终确定了使用目前国内一流的生产设备以及业内公认最好的山东产面包粉,并通过了保定市质监局的验收,取得了QS认证。
他透露,在生产工艺中融入了传统的发面技术,使面包口感更加细腻、麦香更纯、营养保留更全面。目前,该厂每天面包产量为6万个,最大生产量可达每天12万个。当前接到的面包订单已经饱和,接下来计划增加设备,生产更多烘焙类产品,并在保定市区率先开办直营店,再逐步向周边地区扩展。
现在,已与刘洪安签订供应合同的华莱士快餐华北区经理称,在刘洪安的“良心面包”试生产期间,曾广泛邀请消费者进行免费品尝,顾客普遍反映“口感香醇”、“麦香味浓厚”。“和刘洪安合作我们放心”,该经理说。
热心公益回馈社会
刘洪安虽然被授予众多荣誉,但他依然低调踏实,保持本色。他总说他的成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政府和社会给予了他很多的关心和帮助,他就有义务有责任回报社会。为此,他积极参加公益活动:为社会福利院的孩子们送去爱心与关怀;在保定“7·21特大洪涝灾害”后为灾区捐款5000元;四川雅安庐山7.0级强烈地震发生后,把一天的营业收入捐赠给灾区;加入爱心水站的活动中,献出一点爱心,还为阜平山区儿童免费提供午餐,他希望通过自己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除此之外,刘洪安还积极参加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在2012年6月他和《燕赵都市报》倡议发起成立了“河北良心油条联盟”,倡导大家做良心食品,鼓励商户们加入进来,参与了由保定市文明办联合《保定晚报》发起的“保定晚报良心餐饮自律群”活动,号召更多的餐饮单位加入到诚信经营的行列中来。他分别参加了省、市食品安全领域道德诚信专题讲座,并发言。他还受邀到邢台、唐山传播诚信经营的正能量。在2013年10月他又被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聘为“河北省食品药品安全道德诚信形象大使”。2013年9月26日刘洪安被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诚实守信模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