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奥代表团旗手荣静:“阳光”剑客成长记
人物简介:荣静,1988年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华冲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小儿麻痹而右腿行动不便。目前就读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残疾人教育学院教学中心(连云港开放大学)。中国轮椅击剑队运动员,主项为重剑和花剑。摘得2012年伦敦残奥会女子重剑团体金牌。2015年以来7度参加国际比赛,共获6枚金牌。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评全国三八红旗手、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里约残奥会9月7日开幕,担任此次中国代表团开幕式旗手的是轮椅击剑运动员、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残疾人教育学院教学中心(连云港开放大学)学员荣静,作为第一个步入里约残奥会开幕式场地的中国运动员,荣静笑得非常灿烂、非常自豪。
身高1.68米的荣静1988年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华冲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小儿麻痹而右腿行动不便。2004年,经县残联向省推荐,她顺利入选江苏省轮椅击剑队,正式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开始了轮椅击剑生涯。“其实当时自己也不太愿意练,因为不了解。父母说你就当锻炼一下自己呗,然后就一直坚持到现在。”荣静回忆道。
从老家沭阳县华冲镇到省会南京,要先坐公交再转大巴,6个小时的路程之后,是严格的训练。小时候没接触过体育的荣静一开始连剑都拿不动,“端几分钟膀子就受不了了”,技术动作有时也做不好,特别想做好的时候就会做两件事:在被子里偷偷地哭,擦干眼泪拼命地练。
“刚进省队训练时,我的手上还被磨出一溜的水泡。时间长了,水泡就变成了厚厚的老茧。现在我的手上全是厚厚的老茧,硬硬的疙瘩。”提起平时的训练,荣静说训练最辛苦的时候是在夏天,保护服、头盔和剑加在一起有十多斤重,每天训练五六个小时,甚至更长,整个人就像在蒸笼里,而且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训练成千上万次,但生性好强的她最终选择了坚持。“我总是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你一定能行!”荣静说,不知不觉中,几年时间就这样坚持下来了,“我相信,作为青年人,只要有了目标,能为目标坚强地走下去,不管多难,都一定会成功。”
此外,乐观向上的性格也是荣静能够继续走下去的重要因素。“小时候同学和老师给我的关心足够多,也让我的内心很阳光,他们给我的都是一些正能量,自己也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是残疾人,同学能做的我都能做。”她说,“到现在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能爬山,我能到处游玩,我能看大千世界,我觉得特别好。”
在茧子变厚的同时,运动员生涯的荣誉也在累积,近两年在决胜于电光火石之间的击剑场上,荣静7度参赛,代表祖国6次登上最高领奖台。在2012年的伦敦,她还和队友们拼下一块女子重剑团体金牌。
当得知将担任中国残奥代表团开幕式旗手时,荣静表示:“我觉得挺光荣的,也是一个很神圣的责任,我只是无数残疾人或者残疾人运动员中的一个。我像他们一样,都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吧!”
此次担任里约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的中国残联主席、中国残奥委会主席张海迪表示:“今年我们要选一位优秀的女性运动员作为旗手,就选择了2012年伦敦残奥会的击剑冠军荣静。我相信,荣静的气质、形象一定能够代表中国残奥运动员的气质和精神。”
在里约残奥会上,荣静将从14日开始参加花剑个人、花剑团体与重剑团体的比赛。她对里约的各方面条件都挺满意,“场地和保障都很好,我们将全力投入到比赛中去”。(本网综合新华社、南国早报、网易等报道)
2012年伦敦残奥会,荣静(左)、伍百丽(中)、姚芳(右),在伦敦残奥会轮椅击剑女子团体重剑决赛中夺得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