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在忙碌”穿梭”中绽放生命的光彩——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沈海燕
一名普通的穿纱的女工,像海燕一样不惧艰难、坚持不懈,终于在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展翅翱翔。
21岁,在风华正茂的青春里,她走进海宁宏达的车间,埋头于布匹,在穿纱工的岗位上一做就是15年。从纺织菜鸟到经编达人,再到全国技术能手;从职场新人到优秀员工,再到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沈海燕,一名普通的穿纱女工,像海燕一样不惧艰难、坚持不懈,十五年如一日执着坚守,终于在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展翅翱翔。
她,海燕般坚韧
2001年,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沈海燕瘦弱、腼腆,很多人都怀疑如此娇弱的一个女孩子,能不能吃得起穿纱这份苦。然而人如其名,在接下来的日子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海燕般的坚韧。
每天重复着看似简单却又时时考验眼力、技巧和心态的工序,穿纱、过筘、检查……她没有因为岗位的平凡而放松要求,始终把品质放在第一位,将质量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经她的慧眼和巧手生产的产品,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名列班组前茅。枯燥的岗位,加之经常上夜班的压力,她身边的同事们来了又走了,走马灯般地换,但沈海燕坚持了下来。她说:“每一个岗位都是有意义的,都需要有人去干,穿纱这门活虽然不起眼,但没有我们,纱线永远成不了布料。”
她,始终如一
从21岁到36岁,这15年,是人生中最好的青春,沈海燕以执着和坚守,练就了一手“精”“快”“准”的娴熟技能,也锤炼了一颗宠辱不惊的平常心。在同事眼里,沈海燕热情、开朗、乐观,这么多年来,从没听过她发过一句牢骚、有过一声抱怨。逢年过节人手紧张的时候,她总是那句话:“没关系,我来好了。”每次新手上路感到沮丧的时候,她总是鼓励道:“没问题,多练练就好了。”在她看来,穿纱这项工作,最怕的就是心浮气躁,心态平和了,手指才能听你使唤。也正是这份心态,沈海燕享受到了工作所带来的满足和快乐。
2016年,35岁的沈海燕代表公司出战省技能比赛,与场上的年轻选手相比,年龄上已然处于劣势。做过针线活的都知道,引线穿针不是件容易的事,而穿纱工需要一次将数十根纱线分别准确地穿入针眼,靠的是眼明手快。所以人们都说,经编穿纱吃的是“青春饭”。但是她在挡车、穿纱、保全3个项目中的比赛用时均不到选手们平均用时的二分之一,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她的胜出,凭的是长年积累的技术功底,以及一颗强大的内心。
她,破茧成蝶
15年的努力,沈海燕获得了公司优秀员工、省经编工技能大赛冠军、省技术能手、全国纺织行业经编工职业技能竞赛亚军、全国纺织工业技术能手……荣誉接踵而来。
在成长为技能骨干后,沈海燕开始带徒弟、带班组,除了手把手地悉心传授,如何管理调动年轻人的积极性也是业绩增长的一个关键。岗位缺什么就学什么,2011年经过单位选拔,沈海燕加入了电大开放教育的学习队伍。课堂就在企业,足不出厂便能学到知识,这是海宁学院助力海宁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升级发展而推出的举措。生动的案例教学激活了课本上的枯燥理论,沈海燕边学习、边钻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工作。两年半后,她不仅拿到了开放教育工商管理专业专科文凭,更收获了鲜活丰富的管理学知识。
沈海燕心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不能半途而废。”因为执着,所以坚守;因为热爱,所以投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沈海燕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用自己的成长轨迹诠释了一名普通的蓝领工人以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事业心、无私的奉献心,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在忙碌穿梭的劳作中绽放生命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