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优秀教师】总部:唐已婷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评选、表彰了一批在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教育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教师。为致敬第35个教师节,本网将陆续登载部分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通过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促进开放大学教育事业发展。
唐已婷,女,副教授,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理事。于2002年7月开始担任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护理学、药学等专业课程主持教师,从事医科类专业远程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自2008年至今,先后担任医药系主任、医药学院院长。
本人热爱远程教育教学工作,全身心投入护理学专业教学和改革工作中。政治立场坚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履行国家教育方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秉承“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认真学习远程教育相关理论及医学专业知识和理论,注重研究学生需求,以岗位能力为出发点,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并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积极探索远程教育课程内容和考核方式改革。在资源建设、专业教学、教学组织、教学考核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担任医药系(学院)负责人近11年,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医科各专业的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位授予权申请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
在资源建设上,本着面向基层、偏远,医疗欠发达地区学生,因材施教。在教材编写中体现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充分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以突出“临床问题”导向,解决“怎样做”,到“为什么做”,激发学习兴趣,拓展临床相关知识,做到了新知识归纳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结合,构建了医学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密切联系。通过每章设置重、难点提示、思考与练习等,为学生提供了针对性的练习和参考答案,既有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完成自测学习,也有助于教师加强教学指导和检查。参编《医学生物化学》第1版,共印刷3次,发行30000册。
积极探索网络课程建设,构建立体化的网络课程资源,探索实践教学。在网络课程中设计虚拟实验,不仅形象生动,增强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解决了基层偏远地区教学点实验师资缺乏的问题。并以网络课程教学团队为抓手,发挥远程教学优势,为缺少师资的基层电大解决难题。2009年《医学生物化学》获国家精品课程。配合进一步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2017年新版网络课程试用,并同步实施网络教学团队运行,截至2018年6月累计15000名学生登录学习。
积极探索新数字媒体应用。2017年1月完成全媒体数字教材。在国开云书院平台运行,学生扫描二维码登录下载,进行学习,共印刷5次,发行近20000册。
探索课程内容和考试改革,认真完成所主持课程的基于网络的教学与管理。从2006年开始探索基于网络的形成性考核改革,从形考平台到网络课程平台实现的过程中,将考核任务细化,让学生在分阶段、多形式的考核中促学。推进多元测试,并结合平台数据支撑,有效指导和反馈教学。2018春试运行有33所分部选课共7399位学生。追踪4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数据来自国开教务处考试中心),课程考试合格率多年保持平稳且较前有提高。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学生网络课程问卷和基层老师调查,均得到较好反馈。
带领网络课程教学团队,耐心指导国开体系教师的工作,分享教学经验,与体系教师共同成长。积极探索“六网融通”教学模式。将丰富的远程教学与实践经验整合,保证了网络课程的顺畅运行,并探索课程教、学、评、监督、反馈的有效机制,有效保证教学环节的实施,多年来,利用各种实时、非实时论坛、午间直播课堂、网上会议等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学习支持服务,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自2006年至今,结合十几年的面授教学经验,在网上教学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逐步实现几个转变,发现、激发、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提供远程教育情感支持和心理支持,并在与学生的交互中获得了宝贵的学习体会和教学经验,达到教学相长。通过2011、2017问卷调查,获得了较好的认可和反馈。2011年3月发放北京、安徽、西安、黑龙江四个地区问卷,累计185份;2017年学生问卷53份;反馈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深受同学们欢迎。
注重学习,自觉创新人才教育教学方法,带领分部教师共享实践研究成果。先后参与并执笔完成国开“十五”、“十一五”课题的研究报告;主持并完成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十二五”规划课题(G10AQ0008Y)。累计发表论文及著作成果13项。获得教育部及校级以上奖励6项。连续6年获得部门先进个人,并获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