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怀抱,播种希望——做一名实干的电大教师
从田间走进课堂,从讲台走进课堂,从柜台走进课堂……开放教育让这些变成了现实,我们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在成为我们的学生之前,可能是教师、农民、职员,可能是爸爸、妈妈、甚至爷爷、奶奶,,但是,现在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县级电大学生。
我是一名“老学生”,因为我是本硕连读,我的青春和校园生涯等长,做学生久了,好像很难抹去身上的学生气息。成为遂昌电大的教师,也有一年了,走在街上,我还是会被叔叔阿姨喊成职中的学生。面对这样的错认,我的心底是开心的,因为一直坚持保持学生的心性,在担当教师这一角色之前,我会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学生的需求,敞开自己的怀抱,为我的每一个学生播种下学习知识、乐观生活的希望。在履行教师的职责之时,我总是告诫自己,为我的学生实干巧干一些事情,让他们重新享受温馨的校园生活,真正学到实处。
敞开怀抱,倾听学生的真实需求。县级电大的学生面对的工学矛盾更为激烈,因此,他们能够选择继续学业是十分难得的。我的第一个班级是2015年春的会计本科班,他们拥有更为复杂的情况,大多数学生已经在遂昌电大读完了专科,选择继续完成开放教育本科的学习。在接手这个班级之初,我便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年龄层次多元,70后、80后、90后三分天下;工作分布多样,银行职员、教师、个体户等难以集聚;男女比例失衡,女多男少班委选择困难。面对这样的学情,我选择了面对面的沟通。和70后的学生,侧重交流学习中的困惑,他们对于开放教育中许多借助网络形成性考核来完成课业的设置充满疑惑。
我还记得在教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学习指南》之后,他们需要进入国开学习网完成5次形考任务。80后和90后的学生在阅读了我亲自编写的网络形考流程图文之后,非常迅速地完成了任务,但是有一名74年的学生却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她一直摸索到夜里12点多还是没有成功完成作业。她便通过微信群给我私信了,我立马起床,打开了家里的电脑,通过QQ远程操作,在她的电脑上细心演练了一遍,通过这次远程,她最终顺利完成了作业,并且在周六上课期间,找我进行了深入交流,她担心自己没办法跟上其他同学的步伐,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我听完之后,心里也很慌乱,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班主任,面对学生的沮丧。我不能展现自己的慌张,我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跟她说:“顺香,在学校,您叫我一声老师,但是在社会,我应该叫您一声姐姐。顺香姐,您还记得您生下宝宝时候的场景吗?那种痛应当是常人难以忍受的,但是您是一位勇敢的妈妈,您克服了那种疼痛,并且数十年如一日地付出您的爱。这世上最艰难的就是抚育子女了,您看看您的小孩,他现在那么健康活泼,学业优异。您还有什么可胆怯的?您跨过了那么多难关,现在这点课业算得了什么?上周我只是给你演示了一遍,你不就自己完成了剩下的了吗?您要知道没有什么比放弃更容易了。”
她听完之后,什么也没说,只是给了我一个灿烂的笑脸,告诉我,她会选择一直坚持下去,只要我会一直陪伴她,帮助她!我也承诺了,无论她什么时候需要我的帮助,我都会耐心为她完成。在我手把手的教导下,她学会了网络形考,成为全班第一个顺利完成5门课的网络形考,总成绩基本是90分以上。没有什么放弃更容易,没有什么比坚持更动人,只要我一直敞开怀抱,真心帮助每一个学生,他们就会认真学习,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
播种希望,传授知识和生活。也许你会质疑,一名教师能够传授知识,但是怎么传授生活呢?作为一名电大教师,我不仅是班主任,我还是开放教育中专业课的任课老师。电大的学生拥有的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他们就像海绵挤水一般,把自己的周六周日挪出来,走进我们的课堂。因此,我十分珍惜电大的课堂教学,我把这些时光当成心与心的对话。在实用文体写作的课堂上,我不仅给他们讲解各类文体的知识,培养他们写作的能力,我更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我通过“传授——案例——讨论”的方式将技能一一剖析,让学生能够轻松领悟。这些技巧可以举一反三,便是知识的种子,我将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田,假以时日,便能开出绚丽的花朵。传授生活,将乐观向上地生活态度融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人师表,我们的生活态度对学生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会计班有一个最小的学生--92年的正超。正超在班里一直很消极,不喜欢参加班级活动。我注意到这了情况之后,便和他进行了一次交流。原来,他不喜欢自己现在的工作,但是爸妈又觉得目前的工作很稳定,因此他没有勇气跳槽。我给他说了一下我的经历,告诉他我也曾经迷茫过,上一份工作也不是自己的理想,因此,我和家人深入沟通之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最终来到了电大,拥有心爱的职业。我建议他可以和父母促膝长谈,将自己的梦想和人生规划跟他们好好谈谈。正超听了我的话之后,做了一个视频向爸妈坦露自己的心声,成功获得父母的支持。正超毅然辞去了银行的工作,向自己心爱的人民警察的职业发起了冲刺,最终如愿成为一名公安。现在,正超很喜欢参加班级活动,也主动担当班级事务,成为一名阳光正能量的青年。
敞开怀抱,播种希望,做一名立足本职,实干巧干的电大教师,这是我的梦想,也是我这一年来的故事。人生不设限,我选择了做一名县级电大的老师,便选择了要更真心更全面地为学生服务;教学有担当,电大教师的教学不仅是课堂那三尺讲台,还有全球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上,不论是看得见的 90 分钟,还是看不见的日日夜夜,我都会担当起属于我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