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国开2016读书征文】刍议讲好国开故事的两个着力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园文化

【国开2016读书征文】刍议讲好国开故事的两个着力点

   讲好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下简称国开)的故事,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命题。它既是一个传播学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传播活动的实践目标。讲好国开的故事,目的是要传播国开声音,展现国开风貌,传递国开价值,实现国开梦想。无论对内还是对外,讲好国开的故事都需要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讲什么样的国开故事,一个是怎样讲国开故事。前者决定了故事的内容、个性、品质和价值取向,是讲好国开故事的基础,后者是讲好国开故事的方法,决定了故事的吸引力、传播力和生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脑是一个故事处理器,而不是一个逻辑处理器。自古以来,人类就喜欢故事。MathewsWacker曾指出,“故事”是全球人类的共同起源。早在远古时代,人类在洞穴石壁上分享自己的故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介资源极其丰富,这一方面拓宽了人们的信息收集渠道,加快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另外一方面又使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难以实现有效的传播。比起空洞的口号、严肃的文字,讲故事始终是能够引发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抢占人心最有效、最持久的工具。讲故事被大量运用在传播和管理的各个方面,成为娱乐、导引、告知和说服的最佳工具之一。任何型态的企业,不管是制造必需品还是奢侈品,或是提供服务,都将面临这项挑战──创造出产品背后的故事。故事不仅包含信息和意义,还连结着情感。

讲故事离不开人,应以人为本。从学生和教师出发,讲好国开的故事,可以有两个着力点。其一,聚焦学生,讲好国开的“故事”,学生是故事内容的核心,故事要传达国开的价值取向和办学特色;其二,依托教师,“讲”好国开的故事,“讲”是关键词,是重点,这里的“讲”字并非特指故事教学法及其应用,而是讲课的“讲”,因为讲课是教师的基本功和软实力所在,教师只有“讲”好课,才能成就国开的好故事、好未来。“讲”好课是国开内涵发展的实践路径,也是讲好国开故事的前提和基础,最终决定国开故事的吸引力、传播力和生命力。

一、聚焦学生,讲好国开的“故事”

“你想把品牌做得更好吗?讲一个故事”——这是纽约广告研究机构和美国广告代理协会通过3年的实地调查,对故事与品牌之间的关系做出的回答,其研究发现讲述品牌故事的广告效果比强调产品定位的广告效果要好。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营销的秘诀就是要有一个好故事。企业讲一个好故事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与消费者更深层次的沟通。

同理,国开要做好自己的事业和品牌,也需要讲好国开的故事。追本逐源,就是要与用户即学生和潜在学生建立一根强韧的纽带,通过学生的故事,对外,向社会展示一个全面、立体的国开;对内,让学生能够产生共鸣,影响更多的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文化和氛围。

国开的学生人数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结构错综复杂,在地域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等方面具有多维度、多层面、复合性的特征。国开的学生以基层地区为主体、中低收入人群占多数,国开为教育资源欠缺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中低收入人群、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挖掘和讲述他们的故事,不仅能从客观上反映开放大学社会价值及社会贡献,更能有利于激励、感召更多的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人物?故事》专栏每一期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国开学生求学圆梦的夙愿、艰辛和幸福。这些貌似孤立的一个一个故事,拼接起来便成为国开立体化的标签。在这里,国开的故事不是花开一朵、一枝独秀,而是一簇一簇、一丛一丛,生机勃勃。只可惜这里在静静讲述国开故事的同时,却有点“酒香也怕巷子深”之遗憾。

为彰显这些故事的更大价值,笔者认为不妨从如下方面入手:一是借助社交媒体、自媒体等跟多种传播渠道,让这些原生态的故事得到更广泛的分享和传播,在不同群体中引发更多共鸣,产生更大影响力和价值。二是将这些故事作为资源进行二次开发,按照故事营销的一般规律,遵循“设界”(即设定故事的开头和结尾疆界)、“蒸馏”(即选择相关细节)、“编织情节”(即选择情节模式)等步骤,萃取研发国开自己的品牌故事,并将国开的价值取向、特色融入其中,仔细打磨、精雕细刻,再以各种形式呈现和传播,助力国开社会影响和口碑。

二、依托教师,“讲”好国开的故事

在这个各行各业都盛行“讲故事”的时代,一些故事昙花一现,一些故事经久不衰。经久不衰的故事靠的是产品或服务的品质。今天我们说讲好国开的故事,不仅要回顾昨天国开创造的历史,更要思考明天我们靠什么“讲”好国开的故事。未来的故事需要当下的努力和创新来成就,这其中,教师是关键因素。因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承载大学梦想,主导未来故事的人。因此,面向明天,国开的故事需要依托教师通过课程“讲”出来,“讲”出吸引力,“讲”出实力,“讲”出情怀。

首先,内容为王本质是师者为王。

知识经济时代,内容为王。人们是逐“知识”而居的游牧民族,哪里知识的水草丰美,人们就向哪里迁徙。内容为王,表面上是依靠内容取胜,实际上是依靠背后开发内容的人。在互联网上,人们表面是逐优质内容而居,实则是在追逐创造优质内容的人。

其实这种现象并非在互联网时代独有。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是大师铸就了大学的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师在哪里,大学就在哪里。大师本质上是优质内容的载体,所以在信息不发达的过去,人们不惜千难万险,也要寻访名师,追随大师。

互联网时代,大学更不以围墙为界,惟空间是从。互联网为“存量知识”彰显更大价值、普惠更多民众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便利,搭建了平台。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也就是“存量知识”的载体——跨界进行知识创业,成为知识网红,成为被广为追随的“师者”,他们在哪里,粉丝就追随到哪里。因此,对于在线教育而言,与其说是内容为王,不如说是师者为王。国开的发展也不例外,与其说教学资源为王,不如说教师为王。

第二,教师的竞争力是“讲”出来的。

统观各级教学机构、各类教育形式,从传统学校、培训机构到百家讲坛、网络公开课、MOOC,再到今天各个在线教育平台林林总总的收费或免费的课程,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就是,有魅力、有粘性、口碑好的课程都是“讲”出来的。传统学校的名师的竞争力是“讲”出来的,互联网时代,网红教师的竞争力也是“讲”出来的。

“讲”是最古老的授课方式,也是迄今为止,仍然是主流的授课方式。无论是苏格拉底还是孔子,都是靠“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虽然当今时代的的“讲”也会配以不同表现手法,或者有了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主体仍然是“讲”。

“讲”是教师的基本功和软实力,是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石,某种意义说,亦是教师所属教育机构的根基所在。无论是面授课还是网络课,教师课讲得好,学生就留得住,像滚雪球一样,学生源源不断;教师课讲得不好,或者学生门可罗雀,或者学生心猿意马,留住学生的人,却留不住学生的心,好口碑更无从谈起。因此,要讲好国开的故事,需要能“讲”好课的教师,因为资源建设的基础是“讲”好课,学习支持服务的基础也是“讲”好课。教师的竞争力是“讲”出来的,学校的竞争力是靠优秀的“讲”师“讲”出来的。

第三,自己的故事要靠自己来“讲”。

纵观国开发展,主要依靠引进普通高校的名师名教做主讲教师开发教材以及视音频资源,我校主持教师的讲课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尽管从眼前看,名师名教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开“讲”出了的竞争力,但是从长远看,这样的模式却有可能成为国开未来发展的瓶颈。

其一,在线教育发展为教学名师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未来,国开与名师名教合作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其二,名师名教是外来和尚好念经,但也可能水土不服,磨合的时间成本高。其三,名师名教以兼职身份参与课程建设,其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都存在天花板,并且难以维系迭代开发。其四,国开自己的教师成长缓慢或者发展停滞不前,没有经过“讲”课磨砺的教师,不了解学生,也难以开发好的课程,好的资源。

综上所述,试问谁才是国开未来的发展中坚力量和责任担当呢?他们是否能够以主人翁的姿态“讲”好国开的故事呢?

笔者认为,自己的故事要靠自己来“讲”,也许第一次讲不好、第二次讲不好,但是讲得次数多了,就一定能讲好。“讲”是国开教师发展的炼金术,不可偏废。

结语

2016年,在线教育领域仍然是风生水起,在海量免费学习资源唾手可得的场景下,“知识收费”却得到了井喷式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现象级事件,比如“得到”主打知识精读,“知乎live”主打实时问答,“在行”主打知识咨询,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自创节日推展收费课程……其中“喜马拉雅”联合马东、吴晓波、华少、龚琳娜、梁冬等850位知识网红、2000多节课程在123日推出知识节活动,仿效淘宝打造的知识版“双十一”,24小时销售额为5088万,与2009年的首届“双十一”销售额持平。无独有偶,20161212日,沪江网校“12.12学习趴”活动当天总营收为1.02亿,再创行业新高,刷新了去年创造的在线教育行业同期营收最高纪录,标志着在线教育行业迈入“亿级时代”,知识创业的风口似乎已经来临。

知识网红也好,行业大咖级专家也罢,他们的知识分享、他们的课程以及他们创造的“知本故事”就这样浓墨重彩地讲出来了,还被贴上了“真金白银”的标签。这些故事,既是由学习者推波助澜的跟随创造的神话,更有对所谓“师”者经过千锤百炼地“讲”,讲出来的财富。期待国开也能创造和讲好这样的故事。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