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2016读书征文】关于国开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思考
2016年,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获得了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学士学位授予权,并启动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总体要求的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作为国开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名教师,在学习《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教学改革要点》的基础上,谈一谈关于国开物流管理专业改革的一些思考。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现状及问题
(一)物流管理专业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国内专业发展历史较短,教育部在2000年才批准高校设置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学科综合性和交叉性、跨行业性和多层次性、实用性与技能性等特点。首先,物流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具有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和理学等多种属性。其次,物流既是一个行业,同时又存在于众多不同的行业之中,每一个行业中又在客观上存在着不同层次的物流工作岗位。行业不同,岗位不同,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别。再次,物流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如果只掌握物流理论,不熟悉物流工作所要求的实际操作技能,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物流人才。
(二)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2005年秋季,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始招收物流管理专业专科学生。2006年秋季,在物流管理专业(专科)教育的基础上,与北京交通大学合作,开设专科起点的物流管理本科专业。截止到2015年底,共招生20114名,毕业11346名,其中获得学士学位者755名。据统计,物流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1780万人快速增长到2013年的2890万人,本专业从2006年到2015年共招生20114名,符合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和从业者的终身学习需求。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等模块。专科主要课程为物流学概论、物流信息技术、仓储与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本科主要课程为物流管理基础、物流设施与设备、物流信息系统管理、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课程还包括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流通概论、基础会计、统计学原理、电子商务概论、配送中心运作与管理、商品运输与包装、采购与库存控制、港口作业技术、国际物流管理、物流成本管理、交通运输学等。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开放大学物流管理专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管理专业具有跨行业性和多层次性,行业、岗位不同,对物流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也存在差别。目前的课程体系尚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专业学习需求。
(2)目前,物流管理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在培养目标的区分上尚不明显,课程体系缺乏统筹安排,存在重复设置以及不合理设置的问题。
(3)系统内存在师资分布不均、缺少双师型教师等问题。校外兼职教师多为国内外高校的著名专家教授,尚缺少行业、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行家里手。
(4)专业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偏深偏难,抽象性程度高,纯理论性内容的比重大。与工商管理专业相比,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考试分数低,学位授予率低。
二、物流管理专业的改革思路
根据《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设方案》、《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6-2020年)》、《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教学改革要点(2016-202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试行)》等文件的相关要求,遵循远程教育教学规律与物流管理专业特点,确定本专业的改革目标与基本思路。
(一)人才培养方案突出职业指向性
所谓职业指向性,就是服务于国家发展及人才需求,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明确办学目标,确定正确合理的人才的培养方向,设置大量实务课程,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出更多受行业和企业欢迎的人才。
(二)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组织教学
物流管理专业应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搭建开放灵活、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开发一流的网络学习课程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网络自主学习、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与面授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建设以教育信息化为核心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的共享共融,使体系无论在理念、学习便易程度、技术和教育手段运用、资源、课程选修,还是学分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的最佳融合。
(三)通过课程组合实现针对具体岗位的职业技能培养
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需要设置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和学习相关岗位基本操作实务。职业技能课按照行业类型、物品类型、部门类型、岗位类型等方向设置课程,学生可通过选修四个方向的课程,选择到最适合自身所在岗位的实务课程组合。
(四)探索实施项目化教学法
在专业课的实务课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在微缩真实环境下的模拟生产活动”,有着鲜明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项目化教学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在一起;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项目完成时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还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项目完成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三、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建议
(一)培养目标改革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强调学习对象的开放,因此,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对象是所有有能力、有意愿接受物流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学习者。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以继续教育为主,所以物流管理专业的大多数培养对象应是具有一定的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其中学历继续教育的培养对象应具有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及以上学历者。
根据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办学类型和生源实际情况,以及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对象重点是中小企业物流相关岗位的基层员工,企业范围包括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运输、仓储、港口、快递等物流相关企业。
本科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能够从事物流系统优化、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职业发展能力。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知识和能力并重,具有坚实的外语、数学、计算机基础,以及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系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物流职业发展能力。
专科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培养学习者胜任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中的某个具体岗位的能力。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必备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获得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素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从事物流岗位的实际工作,具有较强的物流岗位胜任能力。
(二)教学资源改革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资源是以网络课程为核心的,包含文字、音频、视频、图片和动画等在内的全媒体资源。培养资源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适应学习者的需求,能够实现学习者有效的自主学习和随时随地学习。
(1)专业课程超市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实行开放教育,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对象涉及工业、商业、物流业等不同的行业和部门。同时,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实行终身教育,所以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应涵盖学习者职业生涯中不同级别岗位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通过构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超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设置相应课程,从而为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系统完整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的多元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2)教学案例库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拥有数量庞大的生源,并且大多数为在职的专业人员。因此,通过收集整理在职学生的工作实践,并与物流管理专业理论相结合,建立本专业的案例库,为学习者提供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案例资源。
(3)网络交互平台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以远程教育为主,教师与学生处于准时空分离的状态。通过建立网络交互平台,不仅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活动,也能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方式。
(三)培养与教学方式改革
(1)服务需求、遵循规律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式以“服务需求、遵循规律”为原则。“服务需求”就是要服务于国家物流发展及人才需求,以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导向,结合行业和区域经济特点及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灵活地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遵循规律”就是要遵循物流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人才培养的跨行业性和多层次性、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技能性等物流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客观规律。
(2)产教结合、校企合作
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导向,就是通过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了解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的人才需求,明确办学目标,确定正确合理的人才的培养方向,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出更多受行业和企业欢迎的高技能人才。通过构建与行业、企业合作的培养方式,充分利用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部门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为物流管理专业学习者创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点,并且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以职业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此,本专业在资源建设过程中选择具备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并在教学过程中大量采用案例教学方式。
(4)基于问题的教学
基于问题的教学,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基于问题的教学,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设计真实性任务,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任务和问题情景中。基于问题的教学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5)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支架式教学,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为具体的知识点,并通过搭脚手架、引入情境、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等环节,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四)专业课程改革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分为A、B、C三类。A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应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模块,为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的必修课。B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类课程,对应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理论课模块,是物流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选修重点。C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实务类课程,对应于课程体系中的职业技能课模块,是物流管理专业专科的选修重点。
(1)A类课程
A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对应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模块。A类课程包括物流管理基础、物流经济学、物流系统分析、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运作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成本管理、国际物流等课程。
(2)B类课程
B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类课程,对应于课程体系中的专业理论课模块。B类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系统深入学习物流基本理论的课程。具体包括物流功能、物流信息、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等方向,每个方向设置3-5门课程。该模块所有课程均为选修课,只设定模块最低学分数,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
(3)C类课程
C 类课程是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能力,学习物流相关岗位基本操作实务的课程。 C 类课程按照不同的行业类型、物品类型、部门类型、岗位类型设置不同方向的课程。该模块所有课程均为选修课,只设定模块最低学分数,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