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国开2016读书征文】王旖旎:讲好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故事-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校园文化

【国开2016读书征文】王旖旎:讲好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故事

   【编者按】 以“讲好国开的故事”为主题的云顶yd7610检测中心2016年读书征文活动日前结束。活动共收到18个部门的118篇征文,其中35篇征文获奖。这些征文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结合各自特点,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信息化、学分银行建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融合、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学科研究、历史传承等多个视角,讲述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发展中的故事,记录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设的点点滴滴。本网陆续选登其中的部分优秀获奖文章,帮助读者多角度了解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改革发展历程。

   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成为开放大学(电大)的老职工,回顾我的工作经历,我庆幸赶上了一个好时候。我经历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转折,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百废待兴中投身电大事业,服务于千百万求学者,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做出了贡献;随着广播电视大学转型开放大学,又与大家一道为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绵薄之力。

回首往事,我为我坚持当初的选择,与广播电视大学一起迈进开放大学而欣慰;我为这所学校30多年来为国家培养1200万合格毕业生而骄傲;我为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领域健康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而自豪。回首往事,我想告诉开放大学的新兵老将:

有这样一所大学,它由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亲自批示创办,诞生于百废待兴的改革开放初期,它的办学体系遍布祖国城乡,它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

有这样一群人,胸怀办全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为国家培养大量急需人才的壮志,殚精竭虑,砥砺前行,为一切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学习机会和服务。

有这样一种情怀,主动将国家需要作为学校的责任,把历史赋予的使命与学校的价值追求紧紧连在一起,创新性地开展远程教育实践,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和教育公平。

这就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特色的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国开人。

一、起步于“还是要两条腿走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成人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在1949101日中央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五章“文化教育政策”中规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加强劳动者的业余教育和在职干部教育,给青年知识分子和旧知识分子以革命的政治教育,以应革命工作和国家建设工作的广泛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和创办工农速成中学和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大批没有文化或文化水平很低的工农干部采取业余或离职学习的方式,提高政治、文化业务水平,成为新中国社会管理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

195847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讨论教育工作时,邓小平指出:“目前教育方面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普及与提高的问题。我们的方针是,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两者不能偏废。只普及不提高,科学文化不能很快进步;只提高不普及,也不能适应国家各方面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有文化的劳动者,所有劳动者也都需要文化。教育普及了,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了,发明创造就会多起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做到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和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

同年530日,刘少奇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设想和主张。这个设想和主张此前向毛泽东和政治局常委报告,并得到毛泽东同意。刘少奇说:“我们国家应该有两种主要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农村的劳动制度。一种是现在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好现在工厂里面、机关里面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这是主要的。此外,是不是还可以采用一种制度,跟这种制度并行,也成为主要制度之一,就是半工半读的劳动制度。就是说,不论在学校中、工厂中、机关中、农村中,都比较广泛地采用半工半读的办法。”    

注意呦,上世纪50年代后期国家就提出“教育要两条腿走路”。

196038日,我国第一所电视大学——北京电视大学开学,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任校长。招生对象为具有高中或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其后,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广州等城市相继成立电视大学。

这一时期的广播电视大学,主要是适应中心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由地方政府创立的。这些城市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量大,而教师和教育设施满足不了需要,广播电视大学的成立,为在职人员提供了较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和条件。

由于十年动乱,教育战线受到严重摧残,试办的广播电视大学全部停办。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570万考生参加高考,只招收27万学生,大批渴望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被挡在大学门外。国家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高等教育体系承担起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给辍学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提供新的机会的重任。

自告奋勇、主动请缨抓科教工作的邓小平坚持并重申19年前的教育思想。197788日,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 127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事业》,提出:坚持毛主席一贯提倡的“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办好电视、函授、广播等业余教育。19784月,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谈到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时说:“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要求,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

“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的含义,一是坚持19年前中央提出的教育发展方针;二是尽快解决当前大学教育的“供需矛盾”;三是着眼未来,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培养大批人才,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

在国家急需大量应用型高水平人才,而普通高等学校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较快培养大批量人才的情况下,教育要突破常规,全日制普通高校和半工半读业余大学共同发展,两条腿走路。即使以后教育普及了,学历补偿的任务完成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仍然旺盛,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

由于邓小平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广播电视大学筹备工作以不可想象的高速度推进。

二、从三门课的电视讲座到电视大学

197710月下旬,根据邓小平与希思会谈纪要中邓小平的有关指示精神,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邀请有关部门,就开办电视教育、筹办电视大学问题交换意见,并成立了电视教育领导小组。

19771212日,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开办电视教育的请示报告”。报告以开办三门电视教育讲座为契机,进而提出筹办电视大学的计划和设想。1219日,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联合举办的面向全国的电视教育讲座:英语、数学、电子技术,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开播。这是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在相隔10多年后,首次恢复向全国播送电视教学节目。

197823日,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后,向邓小平、方毅送交了《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请示报告》,以及《关于开办电视大学的初步设想》等3个附件。报告建议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集中力量办好面向全国的广播电视大学,即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我每每看到这里时,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佩服当年教育部、广播事业局领导的远见卓识和工作魄力。电视教育讲座开办不足两月,筹办电视大学的报告就送到了方毅副总理和邓小平副主席的桌上。

《关于办好电视大学的初步设想》提出:

电视大学的性质——由教育部和中央广播事业局主办的面向全国的业余大学,为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应集中选择全国最好的师资,最好的教材,利用最好的教学实验条件,充分发挥电视的特点,办成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业余大学。

培养目标——通过电视的教学手段,学员学完电视大学开设的全部课程,达到相当于大学毕业的水平。

课程设置——根据教学要求,电视大学分别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和几门技术基础课以及外语等,全部课程在两年半内讲授完。

教材——一般可使用普通高等学校的教材。由承担教学任务的教授提出选用或编写的意见,经由电视大学领导审定。教材的出版,要纳入全国高等院校教材的统一规划。

师资——拟分包委托京、津、沪等地高等院校,由相应的教研组负责选择比较好的教师。

教学组织工作——电视大学的招生,学员的学习、辅导以及成绩考核等,均由地方负责。……中央电视大学,负责组织协调和交流经验。

短短7百字勾画出电视大学的雏形,成为由3门课的讲座跃升为电视大学的基石。

197826日,刚刚出访回来的邓小平对教育部、中央广播事业局《关于筹办电视大学的报告》批复“同意”。

三、世界银行为什么给电大贷款?

1980年我国正式恢复了在世界银行中的成员国席位,也恢复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成员国席位,从此开始了我国与世界银行的长期密切合作。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我国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不断获得成功,成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促进国内科技、经济发展的典范。”

世界银行的贷款有三类:第一类是由该行所属“国际开发协会”提供的无息长期贷款(统称为“软贷款”),每年收0.75%手续费,还款宽限期10年,甚至可长达50年。由于我国当时的人均GDP只有312美元,符合向世界银行借用“软贷款”的条件。第二类是有息长期贷款(又称为“硬贷款”),是由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提供的,用于经济情况尚好的国家的开发建设项目。第三类是上述两类相结合的混合贷款。

当时我国符合使用无息软贷款条件,所以力争使用软贷款。由于我国教育事业“欠账”太多,根据邓小平同志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的指示精神,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与有关部门商量后,向国务院提出如世界银行能提供软贷款,首先用于教育的建议,并获得原则同意。19814月,由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财政部、教育部、中国银行组成的政府代表团赴美国,与世界银行进行谈判,并与该行签订了我国与世界银行的第一个贷款2亿多美元的协议(我国也安排了配套基建投资和费用约1.25亿元人民币),用于教育项目。由于教育事业困难很多,本身无偿还能力,该贷款由国家统借统还。

198111月,国务院批准将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发展列为第二批世界银行教育贷款计划项目。经评估论证,教育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对外经济贸易部于1983331日向国务院送交《关于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促进广播电视大学及短期职业大学发展的请示》,确定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利用贷款增加广播电视大学的录制节目能力,建立一批学习中心,并在一些大城市建设教育电视发射台,以提高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并扩大招生规模。初步设想,广播电视大学的在校学生由1981年的26.5万人,增加到1990年的130万人,增长3.85倍。专业除理工科外,拟增加我国急需的财经、政法和文科”,并提出了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及资金分配表,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19831017日,我国政府和国际开发协会正式签署了贷款协定,我国驻美大使章文晋代表财政部长签字,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贷款协定。该项目于1984130日生效,1988年完成。贷款总金额8500万美元,其中中央电大和28所省级电大的贷款项目总计4940万美元,占贷款总金额的58%

世界银行贷款好比雪中送炭,中央电大和各地电大购置了先进的电视录制设备,提高了音像教材的制作水平,还曾令一些电视台羡慕不已。

四、从不知何为“终身教育”到成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柱

现在我们都知道: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著名教育家郎格朗以《论终身教育》为题作了学术报告,引起强烈反响。1968年,美国著名教育家赫钦斯在《学习社会》一书中提出“学习化社会”的理念,他指出,学习社会除了指提供成年人不同阶段的成人教育以外,更是一种以学习、以自我实现、个性发展为目标的社会。20世纪70年代,学习社会的提法引起广泛重视。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指出,教育和社会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反映这一变化的概念,“我们称之为学习化的社会”。

但是当时中国对此一概不知。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多年前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一个专题讲座中讲了他亲身经历的故事:

我最早遇到“终身教育”这个词是1974年。1971年联合国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开一次,1972年开了一次,这次我们没有派代表团,只派了一个代表。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第18届大会,我们正式派了代表团去,我是作为代表团顾问参加。那时第18届大会刚好是要通过一个中长期的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面,分了科学、教育、文化(包括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经济,五个小组,五个委员会。教育领域有很多提案。提案分两类,一类提案是发展中国家的提案。这些提案主要是关心立项,希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有关扫除文盲、普及基础教育的项目,我记得有100多个提案。另外一类是发达国家的提案。发达国家的提案是两种。一种是要关心成人教育,要成人培训,另外一种是终身教育。什么叫终身教育?不知道。我问我们周围的同志,谁也不知道什么叫终身教育。因为我们是头一次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以在国内做了充分准备,一个多月前就集中了,看了很多材料。我们要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会议上表态,回答问题。但就是不知道什么叫终身教育。因为我们闭关自守,对国际教育发展现状和趋势都不大了解。

1974年,那还是“文革”后期,文革还没有结束。当时我们把联合国都作为是美帝国主义的表决工具,当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不例外,都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所以我们去参加这些会,都是去反帝。用“文革”中的思维定势,认为终身教育,既然是发达国家提出来的,发达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肯定都是资本主义的教育思想。带着这种思想,我们到巴黎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8届大会。

我记得会期20天。首先一百多个国家的团长发表自己国家的观点,我们中国的观点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特别反对跨国公司。跨国公司我们现在到处都是,但是那个时候特别的反对,反对跨国公司对第三世界的剥削,这是大会的发言。那么分委员会,我参加教育的分委员会,这个也开了20天,也是一帮人发言,一帮人辩论,然后讨论中期规划。讨论中期规划的时候,立什么项目,都要进行表决的。我当时对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普及初中教育”,要“扫盲”,我就高高的举手。等一说到成人教育,我们理解的跟人家理解的不大一样,我们国家的成人教育都是补偿教育,没有学历,通过业余学习取得学历。可是国外对成人教育的理解主要是培训,主要是企业培训,主要是再教育。当然也包括一些补偿教育。不管如何,总是对成人教育还理解一些,但是对终身教育完全就不知道怎么一回事,所以当时表决的时候,我就不敢举手,我也不敢反对。那个时候很有意思,社会主义阵营还在,阿尔巴尼亚,朝鲜、越南和我们国家的关系还比较好,阿尔巴尼亚坐在我前面,看到我举手,他也举手。

两年以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成人教育发展报告》,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与终身教育相并列的终身学习概念。这是继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之后又一个在国际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教育概念。

20世纪国际教育界存在两大思潮,一个是全民教育思潮,一个是终身教育思潮。可是中国由于“文革”的影响,将这两股思潮挡在门外,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逐渐接受它。

听完这个故事,可能有人不以为然。但作为经历过“文革”的人,深深地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落后痛心。

谁能想到,今天的中国,“全民学习、”“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接过广播电视大学的大旗,肩负起促进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形成的使命,时时、处处、人人学习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我们已由最初的不知“终身教育”为何物的懵懂,大步走向国际远教舞台,跻身亚洲开放大学协会(AAOU)和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CDE)执委,在国际舞台上大声发出中国的声音。

几年前,我写下这样的文字:

“我们以时间为纸,以经历为笔,

书写电大由小到大的奋斗诗篇。

我们以自强、求知为词,以有为、贡献为曲,

奏响电大勃兴、腾飞的乐章。

我们将以国家教育为宏大画布,以终身学习为绚丽色彩,

描绘中国远程教育发展更加壮美的图画。”

我为什么说得这样激情澎湃,信心满满?因为我们有值得自豪的历史和斐然的成绩。我相信:崭新的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一定会续写广播电视大学的辉煌。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