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两会代表委员】柴闪闪:为农民工发声的“85”后代表
在本届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中,有一位帅小伙儿特别引人注意——1米78的个子,端正的五官,深色的邮政制服,他就是“85”后柴闪闪,上海代表团最年轻的一位。柴闪闪是中国邮政集团上海市邮区中心局上海站邮件处理分中心邮件接发员,同时也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上海分部本科行政管理专业学员。作为农民工代表,他关注农民工现状,为农民工代言。
坚守一线,“理”出一份精彩
14年前,柴闪闪从湖北来到上海,加入了邮政队伍,成为一名转运员。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刚来到上海邮政、来到上海站邮件转运部时的工作情景:冬天,站台上装卸邮件时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夏天,在火车车厢里奋战时顶着近50℃高温……
柴闪闪在工作中 王闲乐 摄
作为上海站接发员,柴闪闪要在电脑上操作邮政的内部系统,给苏浙沪地区需要转运的邮件分配最合理的线路。他说,自己脑海中牢牢印着“三幅图”,一幅是全国2600多个县级以上行政单位的经转关系,一幅是全国铁路运行图,还有一幅则是上海站每天的发车时刻表。只要扫一眼邮件的目的地,柴闪闪就能立刻拟出一条“最佳路线”:“这里有73份从浙江发出邮件,最好从太原转运,1小时后就有一趟发往太原的加班车,立刻装车!”
对于自己的工作,柴闪闪将它比喻成“理线头”,每一天,他都要从无数袋有如乱麻线团一般的邮件包裹中将物品一件件分门别类。每一天,至少有1万袋的普通邮件包裹要从柴闪闪手中的电子终端上完成信息采集,以最精准的线路、最快的速度被送上驶向四面八方的海陆空工具,让市民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物品。
“我们的工作连接着千家万户,转运工作作为邮件传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和大意。”柴闪闪说。所以,他始终要求自己要把敬业当作一种习惯,钻研业务作为一种常态。他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种业务技能练兵活动,通过一次次的业务交流赛事学习,自己的业务技能也由初始的“会”和“通”,一步步达到了“精”和“熟”。
来沪14年来,柴闪闪始终奋斗在邮政系统第一线,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从一名靠体力装卸邮件包裹的转运员,转型成为依靠脑力的新时代技术工……现在,他已能独挑大梁,熟练地利用科技手段指挥转运员。
学习,是应对竞争的最佳方式
近年来,物流行业发展迅猛,“百年邮政”也面临着来自几大快递公司的冲击,在柴闪闪看来,市场竞争给邮政企业带来的压力,为企业自身提效率、补短板提供了动力。“集团发展战略的事,我说不来,就说自己的感受吧。快递公司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通过和他们的竞争,让我们得到了很多的经验,能让我们的服务在竞争中更上一层楼。”有时在工作、闲聊中了解到别家的先进经验,柴闪闪也会在适当的时机,向上级或相关部门提议学习借鉴,促进本企业的发展。
去年“双11”期间,上海邮政对转运中心“一城四点”的作业方式进行变革。其中,上海站转运中心由原来单一的转运功能逐步向“收寄-分拣-封发-发运”一体化转型,通过多点集散发运“进口”邮件,加快了邮件在发运环节的传递速度。
对于柴闪闪和他的同事们来说,这也是一个新兴业务。涉及本市的邮件处理和发运涉及的邮件数更多更分散,在邮件扫描、邮件派送上都有着更加复杂的计算需求。柴闪闪边学边干边分享,并将方法整理成便于熟记的口诀,传授给大家。在“双11”这场硬仗中,这支青年突击队顺利完成了协助夜班处理邮件和日班接收邮件的分拣装发任务,顶住了接连三天高强度工作的压力。如今,转运中心对新业务已经驾轻就熟。
工作之余,柴闪闪也不断提升自己,完成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上海分部行政管理大专学业,现正在进行本科学习,他通过企业提供的积分晋升通道,转成了正式职工。“现在社会在发展,传统企业在转型,机械化、科技化都在不断更新,我们也要多‘充电’,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技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两会建议:让农民工与城市一起成长
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柴闪闪始终关注着农民工群体。一个月来,他走访了三四家邮政支局,还加入了有几十个支局投递员建起的投递群,希望能多和一线投递员交流,听取他们的心声。“现在的邮件接发员、分拣员、投递员,大多是和我一样的80后、90后农民工。投递员都说,很想提升自己,在城市学到更多东西,得到更好的发展。”柴闪闪代表告诉记者。他在调研中却发现,很多农民工进城务工多年,却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没机会真正学得一项技能,随着年纪增长,导致难以找到工作。
在全国两会期间,柴闪闪带来了《关于促进和保障农民工提升技能、改善生活的建议》,其中他建议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多渠道对入职农民工群体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自我发展能力。
“我希望有关部门能为他们搭建一个学习平台,让他们都有机会习得一技之长,和企业、和我们的城市一起成长。”柴闪闪在两会上代表农民工发声。
此外他还建议对人口净流入比例高的城镇适当增加农民工廉租房的配比,或支持企业创造条件,多渠道解决农民工住房问题,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统筹推进智能快递柜建设,在居住区和人口密集的地区,按标准集中建设,实现相互开放、共建共享。(本网综合新华网、新民晚报、劳动报等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