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党员谈党史】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新时代青年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度观察

【党员谈党史】做有志气、骨气、底气的新时代青年人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没有经历过战乱欺侮,没有遭遇过国难家仇,我们出生的时代是历史上最美好、最和平安定的时代;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没有吃过什么苦,没有受过什么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历史上最繁荣昌盛、最普惠民生的中国;我们这一代青年人,没有饿过肚子,没有挨过寒冻,父亲母亲是历史上最疼爱自己儿女的父亲母亲。

美好生活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理所当然,给我们一种世界本就如此的假象。殊不知这世界是几代像我们一样青春绚烂、风华正茂的青年人艰苦奋斗,用生命奋斗而来的。他们也许是历史上最不走运的青年人,生在战乱,家徒四壁,饥寒交迫,国难家仇;他们确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青年人,他们追求真理,救亡图存,改天换日,逆转衰败之国运。

“五四运动”是青年人给中国历史留下深刻烙印的一次伟大的思想启蒙运动,它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往后百年中国历史的走向。

那一年的毛泽东26岁,刚刚结束北京大学图书馆管理员工作从北京回到湖南老家的他,勇敢坚毅地站在声援“五四运动”的最前线,创办《湘江评论》并以此为平台发表自己的政见,民众的政治觉悟、革命热情被不断唤醒。那一年的周恩来21岁,从日本回到天津来到南开,与邓颖超、马骏、郭隆真等众多天津学生共同组织了“天津学生联合会”,还创办了《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成为天津声援“五四运动”的主力军。那一年的蔡和森24岁,当时正在北京筹备旅法勤工俭学的他积极组织在京的湖南学生,全力投入到这场反帝反封建运动。那一年的邓中夏25岁,不畏牺牲火烧赵家楼,奔走湖南等地宣传“五四运动”思想。那一年的赵世炎18岁,组织领导了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学生运动……

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被这群青年人的集体呐喊唤醒了。从此,中国的青年人一代代传承“五四精神”, 朝气蓬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不已。

不到30岁的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蘸着墨汁的粽子甜极了——是他坚定理想信念的真实写照;仅仅29岁就英勇就义的陈延年组织中国少年共产党,组建独立团,扩大农民自卫军,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省港大罢工;年仅29岁的“江姐”江竹筠深陷敌人囹圄,遭严刑拷打而终究拒不交出中共地下党情报视死如归英勇就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青年人继续传承“五四”精神,接过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在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30岁的胡耀林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北京苏联展览馆建设项目,撑起青年突击队大旗,以181个工日完成了原计划478个工日的建设任务;18岁的陆建新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参与建设了多座深圳地标,见证了“深圳速度”;30岁的景海鹏秉持“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把飞天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刻苦训练,挑战极限,成就了三巡苍穹的奇迹。

今天,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作为新一代青年人,我们自豪,我们骄傲。但是我们环顾四周,国际形势风云诡谲,周边环境复杂敏感,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不断,中华崛起之路面临重重挑战,新冠疫情加速世界格局变化,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就在眼前。世界并不是原本就美好的,我们当代青年人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拒绝“躺平”勇于担当新时代之使命!

如何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明了方向,即志气、骨气、底气。志气从哪里来?从家国情怀中来,从忠于国家、忠于民族中来!骨气从哪里来?从中华五千年文明之亘古不息中来,从新中国的伟大建设成就中来!底气从哪里来?从过硬的能力、超群的本领中来,从理想信念追求中来!

26岁的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我们今日之青年人共勉之。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