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近平经济思想】孙鸿飞:悟透政策超前谋划 抢抓历史机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的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会议提出了七项政策部署,对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发展规律,筑牢基础、稳扎稳打,要把握好平衡,有所作为,悟透政策超前谋划,抢抓历史机遇,重点突破、锐意进取。
一、会议精神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启示
在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学校办学面临着新的情况:
第一,“稳字当头”和“稳中求进”对学校工作提出了要求。学校2022年工作会上荆书记对今年的工作提出了“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进中突破”的总要求。“稳字当头”要求学校维持办学秩序的平稳有序,保证招生数量的稳中有升,同时意识形态工作、网络安全等要保持稳定;“稳中求进”要求学校在教学改革、全网办学、老年大学、研究生教育、终身教育平台等方面要大胆求进,抓住机遇,加快推进。
第二,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学校抓质量和调结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高质量发展”和“办好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我们继续提高教学质量。随着学历继续教育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网络教育陆续整顿和退出,为学校推进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要继续大力推进学历教育创优提质,严抓质量和调整办学结构。
第三,经济形势可能给招生带来一些不确定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困难”。学校学历教育的很多学生来自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他们可能因为经济形势不好,收入减少,不会报名学习。所以,目前的经济形势可能会给我们的办学带来一些不确定性,生源群体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我们要提前应对。
二、结合目前业务实际思考实验学院下一步工作思路
1. 稳中求进,保持办学业务稳定同时加快推进转型
实验学院的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建设,把服务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作为主线,保证党支部工作平稳规范开展,在全面从严治党、意识形态建设和课程思政等方面求进。保证办学稳定,从严管理,保证教学秩序平稳有序。抓住现在国家发展在线教育的机遇,提前布局,加快推进。在办学模式、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都要瞄准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加快推进。
2. 发展在线教育,大力推进全网办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在线教育。我们探索全网办学,是在线教育在学历继续教育的一次重大改革探索。全网办学中,学生的所有学习活动都通过网络进行,既要提供网络课程、在线教学、学习辅导,又要开展考试、学生活动、实践教学等业务,还要进行招生审核、免修免考、毕业结业等服务,业务的复杂度比在线非学历教育更多,服务周期也更长,这就需要我们来探索新的模式。依托全网办学,探索基于互联网开展学历继续教育的一种新模式,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引领在线教育的发展。
3. 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创优提质战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高质量发展,办好继续教育。对实验学院来说,党建工作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实验学院计划今年加强与各学习中心党建工作的联系,带领各学习中心共同开展党建活动,着力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更深度融合。办学也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继续落实学历教育创优提质战略,狠抓教学过程落实。教师要做到“真教”,学生要做到“真学、真做和真考”,强化“先学后考”,学生必须有一定量的学习行为才能参加考试,同时加强考试监控,全网办学的考试采用“前后双摄像头监控、全程录音录像、自动识别异常行为”等措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行为,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获得感。
4.调整结构和方向,优化办学布局和结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稳增长、调结构、推改革。实验学院要对目前的教育产品服务的供给进行结构性的改革。第一,计划构建线上线下协调发展的自主办学新格局。线上以全网办学业务为主,线下建设一批教学实践基地支撑全网办学。第二,推进教育供给的结构改革,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重点开展本科层次办学、精简优化专业结构,积极实施课程开放,配合做好研究生教育。第三,重点打造社会需求较大的专业和特色专业,关停师资不足和学生较少的小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改造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课程,打造受学生欢迎的“金课”,增强他们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第四,推进时时、处处和人人的教育理念落地,探索取消学期制,开展常年招生、随时入学、滚动开课、随学随考、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便捷衔接,构建多入口和多出口的人才培养通道,实现灵活教育。
5.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实现发展壮大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一系列国家发展战略,例如区域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还提到了一系列的特殊群体,例如退役军人、乡村教师、乡村农业技术人员等。另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提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实验学院的办学应该结合这些战略更多地发力,强化布局,把教育服务覆盖到需要的地方,加大教育资源在特殊人群中的投放力度。例如,我们应该积极参与退役军人、乡村教师和基层干部学历层次的提升。在数字中国建设大背景下,依托全网办学这个最佳的应用场景,建设魏公村校区的虚拟校园、智能教师、智能客服、智能监考等服务,提升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6. 把创新创业融入教育教学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验学院要加大力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学生继续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在此基础上,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增加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