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互联网+”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应对措施-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度观察

“互联网+”新时代下高校教育模式的应对措施

   1.降低微课开发制作门槛,将教师的关注点由技术和形式转向教学设计与创意

不管愿不愿意,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微课、慕课必将极大的改变传统的教学体系。因此与其被动接受来自微课、慕课的冲击,不如选择积极面对。对于一线教师,尤其是各个学科教师来说,技术门槛是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拦路虎。因此如何降低微课拍摄与制作技术在硬件和软件的门槛,使教师将精力更多的用在教学设计与创意上,而不是技术手段上具有重大意义。目前一些商业机构敏锐的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大量相关设备及软件应运而生。微课、慕课本质上仅仅只是一种应用现代科技实施教学的手段,教学手段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才是核心。忘记这一理念而盲目的追求技术形式的华丽化是一种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的做法。开发出更多方便快捷的制作软件及设备,使得教师不受技术门槛的限制,方便快捷的将最新的学科发展进展、最新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创意方便、快捷、生动、形象地制作并呈现在学生面前,是一个值得发展的方向。

   2.建立慕课要素资源供给平台

   生动性和趣味性是微课、慕课取得学生认同的一个重要法宝。因此在微课、慕课教学中,如果能够恰到好处的插入一些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图片、动画、游戏、作业模块将对整个课程的制作起到极大的提升作用。这些都需要非常专业的计算机开发知识。非教师个人能力所能及。因此,建立慕课要素资源供给平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面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商机,也有利于教育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这样慕课、微课的制作就不会仅仅被少数资金和资源雄厚的教学团队所垄断,而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变成每个教师都可以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手段。不仅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素质的提高也有积极的作用,这种百家争鸣的教学环境最终会提高学校整体的竞争能力,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

  3.提供学习评价系统平台的构建,帮助老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微课、慕课带来的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转变就是网络大数据存储分析能力使得个体化教学突破了技术上的障碍。高校系统可以充分吸取慕课在课程交互方面的经验,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平台,诸如网络随堂测验、个人档案袋、同伴互评、成果认证等等,这样不仅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效果进行追踪。也便于高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

   4.推广SPOC(小规模在线课程)

   慕课从2012年的迅速繁荣到2013年的快速遇冷,从中暴露的大量问题表明,作为高校,无视慕课的发展及过分追捧慕课的形式都不是最好的应对态度,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在线课程,又称为“私播课”或许才是是解决慕课问题的有效途径。私播课是由课程教师制作的,用于小范围内的学生。相较于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慕课,私播课具有以下三个优势:①由于教学人数有限,教师可更好的了解学生表现,提供更具针对性、专业力度更大的教学支持,也能更深入地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生充分交流、答疑和讨论。②由于课程不是大规模公开,而是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群体使用自己制作的课程软件及视频,因而既发挥了慕课促进教学的诸多优点,又不会对同课程的教师发生挤出效应,利于教学多元化、可持续性发展。③为学校储备了大量的师资力量及课程资源,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出来推动大学的品牌效应建设,及方便校内的教学质量交流与监督。

   5.改变现有的大学管理及思维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

   不能简单把微课、慕课当做网络课堂或者录像看待。慕课是一场教学革命,从教育理念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都是颠覆传统的。虽然慕课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高等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在理论上也没有太多的创新,但这种大数据的传播模式却会实实在在的对高校的教学及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改变高等教育的格局。目前慕课的内容来自大学或非教育商业平台。大学必须不断的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生存能力,在内容提供上不能像以前一样停留在照本宣科上,要成为内容上优质并且源源不断发展的提供者,否则会被商业慕课平台所取代,失去其立身之本。每所大学都至少应开设一门体现大学特色的课程,让全世界都知道要学习某门课程就必须到这所大学来。而且对教师任务的分配上,也要调整时间的供给,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在慕课建设上投入。

  6.注意文化传承,建立中国自己的慕课平台

   没有完全中立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慕课也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的新殖民主义。因为慕课的内容在很大程度受课程原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的影响,特别是在人文社科领域表现的更为明显。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是必须认真考虑的“严峻”课题,否则很容易造成本国文化传承的弱势与断层。因此不光要积极参与国际知名慕课平台的构建,提供宣传我国文化符号的优质慕课课程,也要积极搭建中国自己的中文慕课平台。把握好自己的知识产权,凝聚自身的核心品牌竞争力。

  7.举办比赛、建立基金会,给新生教师提供成长机会

   通过举办比赛推广微课、慕课理念。通过优秀慕课的示范来发挥带动和规范效益。现阶段的微课、慕课建设,由于软硬件的门槛及素材库缺乏的限制,制作一个优秀的课程尚需投入大量的资金与人力,非教师个人所能承担。可以考虑通过建立基金会的方式,降低资金方面的障碍,扩大教师的参加面,通过鼓励多元化来促进新生力量的发展。

   8.课程分科框架的重新构建

   对现有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根据不同的专业及技能培训需要开发不同类型的慕课课程,并在开始的时候就要注意顶层设计。对一些基本技能的培训,或是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可考虑开发提供付费的认证资格的慕课课程,这样既树立了大学的品牌效应,又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对一些带有大学知识产权的课程或专业,则采取私募课的方式,既保护了高校在教育领域的话语权,又能够借助慕课的优势改善教学质量。而且可以提供多种专业教育打包套餐供学生选择,让他们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利用课余碎片时间选修其它专业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知识上的支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学手段日益丰富,并对原有教学模式发出了颠覆性的冲击。对于这股新生力量,只有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勇于接纳和实践,才能更好的推动现代教育的向前发展。但是也不能忘了微课、慕课本质上仅仅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的优化和创新才是核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知识的乐趣与魅力”才是教育活动的真正精髓。

   (作者张月娟等,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