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美国高等教育之教学模式-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度观察

美国高等教育之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反映了教学工作重点的部署与执行。在新的国家发展环境下,教学模式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课程建设,甚至课堂教学形式的改革,它应该具备更加丰富的内涵。在这方面,哈佛等美国大学近年来为应对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而对教学模式作出的重要改革值得研究。这些措施的核心特点是较为生动地体现了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务实性创新。

  在创新性方面,宏观层面的“制度创新”和中观乃至微观层面的“内容创新”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前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肯塔基州最大的私立大学坎伯兰大学(University of Cumberlands)2010年针对国内经济不景气而推出的新教学模式—“爱国者学者计划”。该计划的重点是热爱学习且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可34个月毕业。这些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时,每个夏天在线完成21小时至24小时的坎伯兰公共课教学,获30个学分。此外,每学期平均修够16.33学时。这项计划有助于学生在学期的正常学习中更加集中地专攻所修主业。学生在高中阶段就可以选修坎伯兰大学课程。因此,入学时,他们是有备而来,并且获得一个“跳跃式开端”。三年毕业的模式可以让学生节省高等教育的时间与经济成本。然而,这项制度创新的深层次意义在于一方面践行了“让改革切实奏效”的精神,因为“世界在改变,变得更加艰难,更富挑战性,对于成本浪费和‘撞大运’变得更加难以原谅”;另一方面,新教学模式能够更加激发高中生的学习热情与责任意识。例如,受益于该项目的学生都表示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兼修大学课程,任务虽增多了,但看到为自己赢得了时间,为父母节省了高昂学费,感到很幸福。加入计划需要勤奋努力,但回报超出了付出,这个收获是一辈子的骄傲。研究显示,这类学生入学后更能承担挑战,人生态度也更积极。他们的表现反映出制度创新的潜力与意义。

  就教学模式的“内容创新”而言,这是所有高校都面临的课题。随着社会与行业环境的不断变化,很多毕业生就业时会被雇主抱怨是“百年历史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无法应对日新月异的现实”。那么如何求得,特别是赢得教学模式的“变”?在此,哈佛法学院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实例。2006年,法学院课程改革审核委员会着手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思考什么是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而不仅是学术思路”。在充分征求从业者意见的情况下,学院逐步确定了改革的总体原则,那就是要给自己非常聪颖且有进取目标的学生们提供服务,让他们更好地利用大学时光。新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在延续原有的“案例式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纳入“解决问题型教学技巧”。学生从入学起,就被推动在学习各种法律条文的同时,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毕业生需具备的素质是拥有良好法律学术基础,同时善于处理不同问题,如资产负债表、市场营销与管理等,最重要的是创造性和创新性的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以哈佛为代表的美国高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能够得到普遍认可主要在于贯穿了两个原则:首先,改革不是“革命”,不等于彻底否定数代人探索和总结出的高等教育核心价值观。坎伯兰大学教学模式改革取得成功,其基础主要在于坚持以“勤奋”与“责任感”作为高等教育人才选拔的首要标准。因此,改革的思路是让教学形式务实地适应国家环境的变化以更好地惠及民众。然而,新模式只能推动而非削弱高等教育应坚守的传统精神。其次,改革必须有较为完善的保障体系。哈佛法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拥有两个支持来源。一个是学院课程改革审核委员会。该委员会由院长任命,由8名教师组成,任期两年半。另一个是学院合作单位,如法律公司、律师、法官、非盈利性机构、法律制定部门和商学院与公共政策学院等学术机构以及学生和校友等。这些单位负责提供专业建议。在调研时,直接回答“哈佛法学院应该怎么教学生”。由此可见,创新需要先明确所服务的高等教育教学目标是什么,在这个框架下摸索相应的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创新需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且充分熟悉和探讨,才能有效规避因过于倚重内部意见而造成的“井底之蛙”现象,或者完全由社会力量主导一线教学而导致“水土不服”。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指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不仅是为国家与民族大业服务,也是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可见,我国高等教育教学策略在本质上与包括哈佛等国际知名大学在内的全世界的高校都是一致的。

  同样地,中国高等教育当前面临的问题与西方国家,乃至全球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李克强总理在20131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治贫先重教,认为“发展教育是减贫脱贫的根本之举”。那么,如何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教学策略,既能维护和传承优秀的教育价值观,同时又能有效节约时间与经济成本?在这些方面中外交流一定会发挥积极作用。

教育是每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重要源泉。作为接力赛的最后一棒,高等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当然不容小觑。如何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教学策略的制定与不断完善是立足之本。其中的研究和论证或许很复杂,但根本道理比较简单,那就是:“在当今世界,一个民族的财富与竞争力来自其所提供的教育的能力,吸引并留住那些更聪明和学习更快的学生们”!

       ( 作者刘琛,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