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机遇和挑战(三)
三、“超级开放在线课程”的影响与价值
正因为“超级开放在线课程”超高的人气和影响力、较高的价值、社会认可度,它们完全有能力超出同类课程。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以下两点:
1)开放在线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成为各细分专业领域的主导,并以免费或很低费用、极其便利、无时空限制的方式被无限利用,给学习者带来良好的体验。
2)开放在线教育服务机构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它能否提供“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提供多少“超级开放在线课程”。
显然,“超级开放在线课程”可以被看做MOOCs的超级版本,是MOOCs价值的完美体现。如果“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成为教育领域的“新常态”,顶级甚至是独一无二的课程资源将变得不再稀缺,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鸿沟也可能被填平。老套的“高校排行榜”“学科排名”可能被颠覆。
未来的“超级开放在线课程”可以覆盖大多数学科、专业。学员可以自由选择学校、专业和课程,他们可以师从大师,也可以完全遵从个人兴趣与需要,他们的潜能也有望得到深度激发。
中国“老大难”的教育改革也可能迎来前所未有的契机。比如,相对于“重点大学逐步增加贫困地区招生指标”“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这样的小举措而言,更值得主管部门下大决心去做的是:推动建立真正适合“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成长的大型网络教育生态系统,在新教育系统内形成良性竞争,优胜劣汰;优先配置资源,培育能覆盖各专业领域的免费或低费用的“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深入研究并尽快建设学业认证、学分认定、学历认证的新评价规则体系;国家“有条件”承担基于开放在线教育的高等教育费用,比如采取学员先付后退费用的方式;建设基于提升课程价值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让创立优秀在线课程的团队得到激励。
在这样的新教育系统之下,人才培养的效率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那些没有进入传统课堂的学生,也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具有丰富的知识与出色的综合创新能力。他们没有传统的学历证书,但有各级、各专业课程的结业(认证)证书,可以表明其知识体系、学识水平,他们所完成的课程也可能更贴近社会实际,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方式也将会随之发生转变。社会招聘人才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基于“超级开放在线课程”的特殊学历要求。这样的转变一旦能够实现,教育改革其实就变成了现实。
对于这样的情景,微软前董事长比尔·盖茨也充满了期待:最理想的做法是,将证明你所学的知识与你获取知识的方式分开,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以帮助雇主衡量应聘者所掌握的知识,而不是毕业于哪所大学。
尽管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开放在线课程”也许尚在孕育中,但开放在线课程已经展现出其潜在社会价值并获得一定的认可。欧洲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已制定 MOOC 学历互认相关规则,指导高校如何有选择性地将某特定 MOOC 的内容和框架计入学历。 2013 年 9 月,德国 MOOC 平台 Iversity 宣布两门大学课程获得该系统认证。我国教育部也于 2015 年 4 月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引导、推进高校 MOOC 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建设。此后,一些“三本”院校陆续出台各自的 MOOC 学分认定制度。或许用不了十年,大量的“超级开放在线课程”将会被社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