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远程教学辅导教师的教学营销观念
首先需要确定一点,在这里讨论的是一种常态的远程教学状态,何意?即远程教学活动作为一门课程学习的主要形式之一——即使不是唯一的形式。在这样的背景下,远程教学需要系统设计与实施,作为课程形态来实践。因此,它对在线辅导老师的教学观念有新的内在规定性。这个规定性,笔者借用了商业领域中的一个术语“营销”,即教师要有营销传播课堂的观念,乐意去营销自己的课堂。
研究开放大学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很多老师上传统课堂时,非常优秀,课也讲得非常好。但在远程教学中却很不适应,究其教学观念上的缘由,可能与大家秉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在开放大学的教学中,“酒香”也需要缩短“巷子”。从这个观念层面来看,开放大学系统可能需要面临教育教学观念的洗礼。因为,开放大学教学的这个“巷子”,需要创设高强度的课堂心理张力,使其能够说服学习者愿意把自己的休闲生活时间用在我们的学习上来。这本身就是一个“营销”的内涵。事实上,国开很久以来,就有一位老师,即汉语言专业的胡吉成老师,他很早以前就在电大的BBS板上做自己课堂的营销,事实证明其效果是可喜的。
还需要强调的是,营销课堂,只是借用了商业领域的一个词,用来表达在教与学双方平等的环境下,教的一方要以学的一方为导向,主动争取学习者的一种态度与行为。很多人可能会误认为这会让自己的知识打折,让教师的身份打折。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值得商榷的。因为知识打折与否,不在于它以哪一种方式被学习者获得与掌握,而在于它是否被学习者获得掌握;教师身份打折与否,不在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了何种角色,而在于他是否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到了学习者,让学习者学有所获而产生对师的尊敬——教师的术业地位,在当今并不是用“师道遵严”来封荫的,而是由学习者体验来证明的。
为什么笔者要如此强调在远程课堂中的“营销课堂”?这需要让大家全览开放大学的教育环境。众所周知,开放大学的远程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自主的教育。我们常说电大的教学是一种自主教学——当然,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如此。但是,说它是一种自主的教育,却是符合实际的。自主的教育,即学习者自己决定是否参与的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目前有多种形式,成人学生拥有完全的自主能力——从思想目的到实施的方法能力都没有任何障碍,选择哪一种类型的教育,他具有自主性。所以,从根本上而言,当前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是带有显著学生需求导向的,即能否获得一位学习者,决定权并不在任何一所成人学历教育高校,而在于学生自身。
那么,学生为什么要选择开放大学或其它某一种形式的学校来完成自己的教育活动?他们会有众多的不同原因,这并不是小文在此要分析的重点。而是已经选择了开放大学的学生,他们为什么要参加开放大学的教学活动?从十多年电大的资料积累来看,开放大学的成人学习者并不全都是良好的自主学习者,甚至有部分可以说是比较差的自主学习者。这种情况下,从教育的法则来说,开放大学的学习者需要良好的引领教学。而学生们为什么要参加学校的引领教学?因为对于没有刚性要求的教育环境,学习者的惰性被无限放大,回答这个问题就具有“七寸”意义。还是要回归到教学理论的第一个逻辑起点:教学的第一个条件是引起学习者的注意——而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强化以维持学习者的注意。
那么,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就是,开放大学的教学要取得我们期望的成果,要比职前教育或那些有刚性要求的教育(占有教育权威主体)更加有张力,心理的张力。因而,大家可能会问,这个张力从何而来?重新聚焦到开放大学的学习者身上——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学习者,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关注在哪里?很多学习者是没有关注学习兴趣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相当关注的。无论是关注的还是没有关注的,他们都要在学习与生活之间选择一个来活动。顺便提及一下,大家都说成人学习的困难是工学矛盾,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当前社会环境下的开放大学学子们,有谁在工作时进行学校学习的?都是要在生活与休闲中去纠结:是多睡会还是去学校,是多逛会朋友圈还是多上网学习。
这是开放大学学习者最核心的特征,他们可能一直在期望:要是我们不用去学校,在逛街玩时就把学习完成该多好。这个诉求,真心是可以理解的。作为教育者,面向教育需求者导向的教育者,就应当有这样的觉悟:我不适应、满足学习者这样的“刁难”,就无权保有这份工作。从更神圣的视角而言,我不与学习者这样的“无理”诉求相对接,我就无法实现我教书育人的目标。
所以,教师们营销自己的课堂,把学生从较低层次的消磨式生活中,争取到较高层次的自我发展生活中,这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教学成就。它因此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力,无疑能为远程教师增添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