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考点管理信息化初探-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度观察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考点管理信息化初探

   一、考点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考点管理现状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课程全国统一考试考点(以下简称考点)是考生考试的场所,每学期审批、审核一次,包括对新申报考点资质的审批和往期正式考点信息更动的审核。目前考点的属性包括:教学点名称、教学点编码、教学点层次、考点名称、考点编码、考点类型、考点地址、考点人数(本科人数、专科人数)、主考姓名、主考电话、纸笔考场情况(考场数、安装监控屏蔽设备考场数、容纳考生数)、机考考场情况(考场数、安装监控屏蔽考场数、机考位数)、申报考点层次、申报理由等14项。如此多项目的考点属性在省级分部申报考点时,完全是以word的形式填写申报表,以纸质版寄送总部审批、审核,总部手工将信息录入excel表格中管理,然后在纸质版中标注审批结果,留存备案。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现有4059个考点,且每学期都有几十个新的考点在申报、审批,以目前审核、审批的方式进行管理,至少需要30个工作日完成,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这也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信息化管理理念严重不符。

2.考点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系统功能缺失

目前的教务管理系统虽然包含有信息化的考点管理系统,但是不能实现考点审批、审核的功能。首先是考点属性信息的不完全,只有一些基本属性,考点的关键属性,特别是现在关注的考点所属教学点资质、考生信息、考场情况、申报理由等诸多属性缺失。其次是属性信息错误,现在系统中仅有的一些属性信息,诸如考点编码信息是错误的,仅代表了单位顺序码,而没有体现实操中的编码规则(纸质化考点编码中体现)。因此现在的考点信息管理系统发挥的实际作用不大,不能用于考点资质的审批和信息更正的审核,反而造成了重复工作。

2.2纸质化与信息化系统信息不对应

目前的考点管理系统的作用在于省级分部根据审批的考点编排考场,但是问题在于属性的缺失导致考场编排的不可监督。例如:纸质化考点信息表中申报了考生人数,且区分开本科人数和专科人数,也附有考场情况说明,包括可容纳考生数、机考位数等,但这些属性在信息化系统中不存在,因此总部不能了解省级分部在编排考场时的实际情况,考场是否能够容纳或者考场的实际数量等。其次纸质化考点信息和信息化系统考点信息不能对应造成了考点管理的盲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4059个全国统一考点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总部仅仅依靠巡考、考点检查等实地检查是不可能全面覆盖的,有些考点慢慢会出现软硬件设备老化、管理松散等现象。只有通过现代信息化管理手段,才能准确了解每一个考点的资质和信息,随时抽调每一个考点的情况,针对信息化管理中发现问题的考点,有重点的开展考点布控和检查,这样可极大的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也可高效管理考点的庞大信息。

二、建立完善的考点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1.及时掌握考点信息变更,细化考场编排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考点数量多,分布广,并且每学期考点数量都在变化,而且,总会有一些考点会发生不可抗拒的突发情况,诸如自然灾害导致的考点无法正常启用、教室装修造成的部分考场不能使用或者是机考设备损坏造成的机考位数不够等,另外随着考试改革不断深化引起的留考压力大、考场不足等情况也会发生。这些突发紧急情况经常会造成考务管理人员的措手不及并给考生带来不便,也会严重影响考试的严肃性。深究原因,考点信息变更不及时是最主要的,而考点信息变更不及时是由于上报传达信息缓慢影响了解决问题的进程。只有建立完善的考点管理系统,从顶层管理逐步下沿到省级管理、市级管理、县级管理,形成有效的考点信息上传下达渠道,且简单、快捷、易操作,才能细化考场编排,进一步为考生考试提供便利。

2.动态管理考点属性信息,为监管提供依据

考点属性信息在管理上是动态的,诸如考点所属教学点层次、考点层次、考点地址、主考信息等都有可能变动。有些考点明明早已变更了地址或升级了层次,但因为现有信息化系统的可操作性差,没有及时的信息更正,一旦被发现原地址没有组织考试而在新地址组织了考试或是跨层次组织了考试,那么严格意义上说属于私设考点,应予以撤销,发生这种情况时,考点负责人往往会觉得冤枉。举一个真实案例:某分部因为考点属性信息的管理混乱,与公示表中严重不符而多次被举报,而且总部信息中记载的也是其原始信息,这种现象说明此分部脱离了总部监管,出现了监管盲区。因此只有所有的考点属性信息实时动态管理,使信息及时、公开、透明,才能确保考试的公信力,也能为加强监管提供有力依据。

3.简单便捷操作信息化系统,为有效沟通搭建平台

众所周知,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办学体系是非常庞大的,目前已有分部44家、学院10家,管理起来千头万绪,琐碎复杂,但是就教育管理工作来说却需要格外谨慎。现在考点管理系统信息量已如此之大,沟通已存在一定滞后性,何况整个办学体系的信息化管理了。鉴于整个办学体系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复杂和琐碎,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就非常高,需要多年熟悉专项工作的人员。以考点管理系统来说,每个省级或下属办学单位考务工作人员都需要培训且经历几期考点申报工作后才能无纰漏地胜任此项工作,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工作流动性较大,如果仅依靠对考点信息的熟记及多年经验才能完成工作的话,每当流失一个考点管理人员,那么后期的工作就会带来很大的困难。况且整个系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一个分部或学院出现问题,其他分部或学院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尤其是考试工作,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关联性。所以建立一整套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系统中可以了解每一项工作的全局和细节,依靠现代化手段简单便捷地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及相关信息,从人管升级到机管,既能提升系统内——哪怕到县级管理层的有效沟通,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且保证办学的严谨。

三、考点管理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1.构建完整准确的信息平台

构建考点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基础是构建完整的、准确的考点信息数据库。首先,教学点编码、考点编码要有统一的编码规则,目前招生管理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中惯用的教学点编码所代表的名称、资质是不统一的,随之考点代码也不统一,分部在管理时也不确定以哪一个为准,而且现在的人工编码也存在着管理漏洞。第二,教学点对应考点是一对多的形式,应将多个考点对应一个教学点的隶属关系表示准确,方便查询考点的组考单位。第三,考点地址上报时应有统一的格式,如邮寄地址一样:省、市、区(县)、街道等,且按照就近区域划分,以确定考点的分布情况和密集程度。第四,考场情况尤其需要细化,每个考点的物理考场数、机考考场数、考场规模、机考位数等要准确量化,还有屏蔽、监控设备安装数量要与每个考场逐一对应,要记录其运行情况和自然损耗程度。这样通过系统即可知晓考点的软硬件设备情况、地理位置、规模大小等。

2.构建与多项业务互通的共享平台

考点管理系统不能是一个孤立的信息平台,孤立的信息存在片面性,不能全局宏观管理,应和招生、学籍、考试安排、试卷征订、成绩登录等紧密联系。从招生信息上可以知晓教学点所在地,教学点资质,包括师资队伍,因为师资队伍的情况也可反映考试管理队伍的情况,还可了解生源的规模、增减情况,以确定考生的规模、分布等。从学籍信息可以知晓考生的归属及管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是不允许异地考试和跨层次考试的,考生的学籍情况也和试卷征订情况紧密相连,因为试卷征订是以教学点为单位,通过教学点考生的在籍数量、报考数量征订试卷,可是现在信息不通的情况下,只能按照分部上报情况征订试卷,这里面存在一定的试卷流向不明的隐患。而且平台数据达到互通,对于做考试安排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可以了解在籍考生的学习专业科目情况,将人数多、密度大的报考科目编排集中,减少考生考试的时间及经济负担,进一步提升考生服务。考点管理是考试各环节的基础和前端,后期与考生成绩登录也是紧密相关的。现在有一些举报是关于成绩登录错误或违纪登录错误的,如果系统信息互通,将来可以扩展精确到每一名考生当时考试所在的考场考座号、试卷保存位置,方便追溯当时的考试情况和答卷情况,方便查询责任归属,也能及时的纠正成绩登录错误。

3.构建可远程交流指挥的交互平台

信息化系统平台如果只是单纯的上传下达数据信息的平台,恐怕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将来的信息化平台应该是可以交互、交流的,应该具备视频、音频输入、输出功能,可以与分部的考试工作人员远程交流并进行远程指挥操作,这样就解决了考点申报、审核、审批过程中出现的不会操作、错误操作等问题。对于不熟悉考点管理的分部考试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音频交流、远程协助操作进行指导,对于操作失误也可进行远程指挥更正,解决了目前通过电话交流不具可视性和实时性的问题,交互平台犹如现场面对面交流一般,顺畅易懂。而且利用这样的信息化系统,还可直观的看到考点考场情况,现在通过上传照片、录像的形式汇报考点的情况其真实性和实际效果不得而知,以后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在考试期间随时抽检考点某个考场的实时情况,也可在开考前统一检查考场环境及软硬件情况,还可远程监控监考员培训、考务工作室工作情况,甚至可以监控试卷保密、教师阅卷、成绩登录等现场情况。虽然这种交流、指挥、监控不能全面的、完全意义上的代替监控系统,但和监控系统不冲突,可以辅助其发挥作用,尤其可以在不具备安装监控系统的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起到重要作用,而且简单易实现,总部人员在办公电脑前即可操作,考点工作人员在配备笔记本电脑和摄像头的情况下也可操作,真正实现了开放式大学,远程教育、管理的办学理念。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