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郴州电大:为乡村振兴造就更多乡土人才-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深度观察

郴州电大:为乡村振兴造就更多乡土人才

湖南郴州,3000多农民圆了大学梦。他们像春天里播下的金色种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撒播着希望。

201510月,郴州市全面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招生工作由郴州电大负责。截至目前,全市电大共招收农民大学生3693人,其中2015年招生867人,招生人数位列全省前茅;2016年招生1189人,招生人数位列全省第二;2017年招生1637人,招生人数位列全省第一。

当地农民朋友如是说: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好了农村、惠了农民,农村人才难培、人才难留的现象大幅改观,真正为乡村振兴造就了更多乡土人才。

农民大学生成乡村振兴“香饽饽”

“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需要有思想、有文化、想干事、能成事的人才。实施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人才难求、人才难留的迫切问题。”郴州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前不久,郴州电大的老师到桂东县寨前镇槐林村调研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实施工作。当地村干部向他们抱怨:现在,农民大学生报考指标太少,报考农民大学生的村民太多。

临武县职业中等专科学校校长袁金武感触更深:2015年秋季招生,报名仅 43人,后来有9人退学。现在截然不同。为了要一个农民大学生指标,农民朋友甚至乡镇干部都托熟人、找关系上了门。

从最初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的“门庭若市”,就是因为农民大学生尝到了甜头。他们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本领,更兑现了他们回报乡亲的人生理想。

宜章电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农民大学生邓关友初中毕业后四处打工,因为文化程度低,找不到好事做,每年打工收入少得可怜,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秋季,他幸运地参加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掌握了种养实用技术,不仅发展了牛羊养殖业,还发展了高山茶叶种植。至此,邓关友摘掉了穷帽,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火。

农村需要什么,农民想学什么,教学要教什么?郴州电大以特色实用课程为主干、网络空间教学为手段、严格过程管理为保证、方便课程考核为路径,在课程设计、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找准需求、紧贴实际,真正使农民大学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蜗牛一寸寸地爬,每一寸都是突破。雄鹰一里里地飞,每一里都是奋进。

临武县舜峰镇深井坪村农民大学生胡吉哥告诉记者,实施乡村振兴,农民没有文化不行。初中毕业后,他到北京打工。2015年,他北漂回乡,决心闯出一番事业,并报考了临武电大农民大学生行政管理专业。通过学习,他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发展了“月子鸡”养殖项目。目前,他带动周边数十户村民发展“月子鸡”养殖共10000多羽。

桂东县341名农民大学生中有216人是基层党员干部,其中村支书、村主任59人,村级后备干部47人。特别是在全县“三类”人员招考中,李首中等4名学员还从村干部岗位考取了乡镇副乡镇,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桂东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周建成说:农民大学生之所以成为“香饽饽”,是因为通过农民大学生平台,众多人或在农村基层干部选任中占据了优势,或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抢得了先机,或在公务员招考中实现了目标。

农民大学生成乡村振兴主力军

一场春雨过后,桂东县沤江镇寒口村贫困户陈祖金老人种植的七叶一枝花又长高了很多,让老人对脱贫有了更多盼头。老人说要感谢农民大学生李福珍。

七叶一枝花是陈祖金老人的“致富花”。3年前,在李福珍的帮助下,今年73岁的陈祖金将家里的七分地种上了七叶一枝花。不久的将来,陈祖金老人种植的七叶一枝花能有三四十万元的收入。

桂东是郴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李福珍在当地被誉为“脱贫路上一枝花”。

李福珍,桂东县沤江镇寒口村人,桂东县珍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一个农民大学生,她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更懂得了什么是责任。目前,她发展直营管理名贵药材种植基地1390亩,带动贫困户近400户种植中药材并迈上致富路。

在宜章电大党支部书记彭胡雄看来,农民大学生就是农村不走的脱贫工作队。

宜章县天塘镇罗轸村村委会会计、农民大学生段发喜是一名80后。当看到家乡的土地日渐荒芜,他毅然将多年在外打工的积蓄全部拿了出来,流转旱土260多亩,种植“英红九号红茶”,解决了上百村民的就业问题,其中帮扶贫困人口近40多人。近两年,仅村民租金和误工费,他就支付了80多万元。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圆了我的大学梦。现在,我就想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段发喜说。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留得住、用得上、想干事、能干事”的农村人才。

北湖区保和瑶族乡顶上村村干部陈峰庆幸能成为一名农民大学生。通过“平台学习+工作实践+交流总结”,他有力推动了农业强村、农业富民。目前,顶上村葡萄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每年产量达70万斤左右,销售收入400余万元。发展油茶种植500余亩,冬种油菜种植近300亩,形成了“湖光山色、花团锦簇”的顶上村春季迷人景色,推动了乡村旅游发展。

借力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一大批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履职尽责的农民大学生成为农村基层党建的强大助推器。

永兴县便江镇周家村党总支书记周才旺,是永兴电大2016年秋季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作为一名村支书及农民大学生,他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谋发展,让村民的口袋一天比一天鼓。目前,在他的带领下,周家村已开办3家集体公司,吸引经济能力30多人。

“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的实施,使农村党组织建设有了更多‘留得住、用得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优秀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周才旺说。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