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谈党史】初升的太阳 红色的青春
毛主席在1957年于莫斯科会见我国留学生、实习生时曾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回首我党百年奋斗历程,面对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共产党人挺身而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斧头砸烂旧世界;他们谋进取,图发展,镰刀收割新灿烂。
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时,13名代表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毛泽东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起义,国歌作曲者聂耳,他为《义勇军进行曲》谱曲时还不到23岁。20世纪的二十至四十年代,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北大教授李大钊在1927年就义,那时他还不到38岁。瞿秋白、蔡和森、向警予等我党早期领导人和革命家牺牲时均不满40岁。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被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地被敌人屠杀。但尽管如此,依旧有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前赴后继,舍生取义。最终我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时间来到百年后的今天。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在脱贫攻坚的工作中,无数青年人用自己的灼灼年华,书写着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截至2020年底,共有1800多名干部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黄文秀舍弃繁华,扎根基层,一场山洪将她30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扶贫路上。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张小娟、吴应谱、樊贞子……这些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他们把自己的汗水和热血挥洒在中国大地上,用实际行动履行我党“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庄严承诺。
9月10日,在我校召开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上,赵婷婷老师的发言深深打动了我:带着吃奶孩子一起上课的妇女主任、求知若渴的驻村第一书记。我既为学员们的求学精神而感动,更意识到作为国开人肩上的重担。“一村一名大学生”,高等教育进农村。作为质量监控部的一员,我深刻体会到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只有把好教师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和学生毕业质量标准的关口,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真正落地、发挥用处,学生才能学到真本领,掌握真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运用自己的所学,走出贫穷,走向新生活。我们工作的价值由此体现,我们的付出也因此闪闪发光。
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在《青春》一文中写道: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幸运如我们,生逢盛世,那么,工作岗位就是我们的战场,业务能力就是我们的武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便是召唤我们前进的号角。长征五号再出发,背后的航天团队平均年龄仅33岁。在2020年初4.2万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是“95后”甚至“00后”。年轻一代已经不再是娇滴滴的孩子,我们接过了父辈的旗帜、祖辈的嘱托,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敢于拼搏,勇于奉献,不怕困难,不惧牺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而我们青年教师,也将努力做到宣誓词中所说:为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开放大学,奉献智慧与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