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院校奖学金制度的现实困境和制度再造
奖学金制度是一种对优秀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的制度。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实行,它在在激励学生刻苦学习、激发学生内在潜力,推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促进学校教育目标实现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我国远程教育院校在借鉴学习普通高校奖学金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在实践层面上进行探索与尝试。
我国的远程教育院校,目前普遍公认是1998年教育部启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后由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因而,我国远程教育院校的奖学金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高校网络教育学院设立的奖学金如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学院的“远方”奖学金、深圳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新生”奖学金、重庆工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励志”奖学金等;一类是以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设立的开放教育奖学金。其中,作为专事从事远程教育的高校,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以其覆盖面广、获奖人数多、涉及人群类型丰富,最为典型,更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本文结合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的运行实践,反思该领域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探求适应远程教育需求的奖学金制度,希望能对推进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设进程及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一、运行实践: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
(一)实施情况
2009年1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启动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奖学金试点工作, 2012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以下简称国开),广播电视大学奖学金也随之更名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具体情况见表1。
表1: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情况
历经近六年的运行实践,奖学金范围不断扩大,奖学金种类逐渐丰富,获奖人数不断增加。截至到2015年,已有43729名学生获得奖学金。
(二)实践探索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基于其系统办学和分级教学的自身特色,自设立之初,就注定是边实践边探索的路径。
1.奖学金的评定
在奖学金名额分配上,考虑到东西部地区分部间开放教育发展不均衡,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向西部倾斜。规定“西部省级电大可推荐的获奖学生名额为在籍学生人数的3‰,其余省级电大为在籍学生人数的2‰。”
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基于评选对象多为在职的成人学生,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在对学生成绩有相应要求外,还侧重学生在学习、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在评审流程上,评审突出系统运作,分级管理的特色,先由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总部部署本年度评选任务,再由各分部向总部推荐奖学金候选人,最终由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总部公布获奖名单。具体的评审流程见图1所示。
图1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工作流程图
(2)面向特定人群设立奖学金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办学理念之一是“开放、责任、质量、多样化”,重点关注广大基层、农村、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需求,探索各类学生服务模式。奖学金的设置作为一个重要举措,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先后为残疾人、农民、士官等学生群体设立奖学金,即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残疾人教育阳光奖学金、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希望的田野奖学金”、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士官奖学金等。通过这几类奖学金的设立,拓宽了评选对象的范畴,对于增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学生归属感,提升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学校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表2 省级电大开放教育奖学金设置情况
二、问题回溯:国开奖学金制度的现实困境
伴随着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设的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和改革,奖学金制度在设置、评定、发放等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或潜在一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四个方面。
1.奖学金评价指标中智育元素挤占了其他指标空间
奖学金的评定是以综合测评为基础的,如前所述,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评审指标中,尽管兼顾了成绩和工作成果、社会贡献等多重指标,但在评审操作过程中,一方面学习成绩作为指标体系中最容易采用的要素,依然是评定中首选的最高值;另一方面,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中对非量化指标只是制定了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在实际评审过程中,地方分部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操作,这也给奖学金评定工作带来了一些问题,普遍存在“以成绩为第一评价标杆”情形。根据2013年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预审数据显示: 西部某省共报送的287名2013年度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候选人,超过72.5%的候选人的申请条件里仅有所学课程成绩、学分等量化指标,工作成果、社会贡献等其他非量化指标寥寥无几。
可见,当前的奖学金申报过程中,智育即成绩标准挤占了其他评价指标的空间,这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培养多样化、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
2.奖学金发放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未能有机结合
奖学金的发放是发挥奖学金的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目前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对奖学金发放规定不够清晰,基于覆盖面广,尚未对其发放时间、发放形式做明确的硬性规定,此外,对奖学金评选宣传要求也相对缺乏,出现了地方分部的学生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了解的相对滞后,体现在:一是迟迟收不到奖学金、甚至不知道自己获得奖学金的情形。如云顶yd7610检测中心2013年度对100名获奖学生进行电话回访,共打通了68名学生,其中,52%的学生收到了奖学金,其他学生暂未收到; 约9%的学生表示是在表彰会或开学典礼上收到的奖学金。二是学生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缺乏了解,如2015年度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对成都分部的实地调研过程中,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进行奖学金问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一半多的学生对国开奖学金的了解是极为不足的。
3.专项奖学金设置缺位
专项奖学金特指是由社会各界在高校捐资设立的用于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学金,包括纪念奖学金、校友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个人奖学金等。目前,普通高校专项奖学金的设置种类繁多,形式丰富,相比而言,云顶yd7610检测中心虽在籍学生有300万名,办学组织体系跨行业、跨省(市)、跨区域,立体覆盖全国城乡。然而与之不匹配的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中,专项奖学金的设置却一直缺位,奖学金金额全部由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拨款,缺乏社会资金的注入,使得奖学金体系的构建呈封闭状态,只限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系统开展,不能有效的与社会资源结合,形成更加健全的奖助体系。
三、理性反思:国开奖学金制度的审视
审视和反思现有国开奖学金制度,剖析其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是适应国开新型教学理念,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完善奖学金制度的重要内容。
(一)对奖学金制度的客观审视
1. 奖学金制度的基石:测评体系
国开奖学金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与开放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它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的具体彰显,更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开展奖学金评定工作或颁发各种荣誉的基础与前提。
从目前国开奖学金的测评体系来看,基于边探索边构建的原则,在近6年多的实施过程中,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的测评体系的功效性和现实性的不足逐渐显现,其评价指标的模糊、非量化指标的难以定性、发放后续的监督及跟进元素的滞后等问题凸显,这些问题都制约着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的完善与发展,更无法彰显其作为开放教育奖学金的特色显现。需要引起我们重视。
2.奖学金制度的新落脚:学生事务管理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设立宗旨之一,是为了探索具有开放教育特色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机制,因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在运行实践中,逐步拓展处学生事务管理的功效。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办学目标是与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以贯之的。国开奖学金制度的确立以及标准和内涵是依学校的现实特点设定的,因而,奖学金制度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办学目标的具体化,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展现。奖学金制度的标准和内涵,引导着学生的行为选择和价值流向,并逐步塑造与学校目标相辉映,兼具自身特色的需求性人才。从这一点上,国开的奖学金的实施过程中,对系统学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功能已经渗入基层,也为奖学金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对奖学金制度的理性反思
1.反思之一:奖学金教育功能弱化
奖学金是激励学生学习、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同时也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载体。然而,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评定后的时间来看,与奖学金制度相匹配的教育实践的却是,无论对于获奖的学生个人还是未能获奖的学生群体来说,其导致奖学金的教育功能弱化已无可避免。
国开奖学金评定后教育实践的不到位或者遗漏是其功能弱化的缘由所在。评定工作结束后,大多数分部或者学院只停留在颁奖那一个环节,忽视获奖后的教育环节,未能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获奖的学生通常很少去思考奖学金的意义以及奖学金的重要激励作用,大多把获奖的理由归于自身的努力,造成其奖学金的认知停留在一个肤浅的层面,针对获奖学生而言,奖学金的教育功能无从发挥。
2.反思之二:信息反馈系统不健全
随着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新型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建设,师生反馈信息的渠道逐渐多元化并制度化,但由于分部、学习中心的信息逐渐衰减,程序的复杂化、个体的力量薄弱化,信息反馈系统成为“无本之木”。因而,当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个别学生的利益受损时,他们面对这复杂的反馈程序和不健全的信息反馈系统,个体的权益无法获取,也使得奖学金制度得以进一步完善的可能性再次失去。
四、实践需求:国开奖学金制度的重构
2012年,在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基础上成立的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一直在致力于探索新型大学体系重构和新型办学模式的构建,奖学金作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制度设计中的模块之一,对奖学金制度的改革成为了国开的现实选择和实践需求。
(一)奖学金制度自身的改进与重塑
在现有的远程教育背景下,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注重实用人才的培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宗旨。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奖学金制度本身,面临着改进与重塑。一是要建构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重新定位现有评定体系,丰富发展评价体系的内涵。二是要探索专项奖学金制度的建设,要充分的挖掘社会资源,引进社会资金,建设不同类型的奖学金,以丰富、拓展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的形式。
(二)奖学金评定实践中教育功能的渗透与内化
奖学金制度能否有效发挥作用,教育实践的渗入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奖学金的设置、评定、发放构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在每个阶段,都不失为教育学生的良机。
首先,奖学金设置的初衷是与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办学目标、人才培养的目标紧密相关的,这决定了教育伴随着奖学金制度的发展而发展;其次,在评定奖学金的过程中,无论对评定程序的公平性、公正性的理解,还是学生对奖学金的认知,都成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阵地;最后,奖学金发放及后续保障环节,更离不开教育这一重要元素。教育实践只有渗入到奖学金制度的各个环节,才能保障奖学金制度功效的发挥,才能使教育方式的创新化、灵活化成为现实。
(三)信息反馈平台的搭建与提升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此基础上,信息反馈平台的不断网络化已成为主流趋势。应当有效利用网络的正面引导功能,在完善现有信息反馈平台的基础上,搭建一个适合学生的全新的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信息反馈平台。信息反馈方式、形式可逐步灵活化、多样化,据相关调查,非正式的反馈系统更受学生青睐。根据学生的特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奖学金制度的主管部门如学生处可设定专门的时段,受理学生对奖学金制度的各种疑问,对评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搜集、整理,再组成由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院系等相关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专家组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研讨,进而在实践进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革奖学金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