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新型大学?(二)
以Minerva为例,业内人士带你解构数据信息时代的新型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常务副书记任友群:
据一位中国籍的Minerva大学学生说,他们“课堂上”镜头前的每一个行为都被记录,每一份作业都被记录,每一次发言都被记录,学校有专门的数据分析师和学情分析师对他们的行
上课过程中讨论一些问题的时候,持不同颜色观点的孩子,会在这个圆环上被标注出来,讨论问题时候的立场分布就会显示出来。所有学生都是在各自的场所,只要保证网络通畅,课程就可以进行。正在发言的同学,视频会比较大,其他人都在小窗里。据说他们还有一个观测的技术,如果你的脑袋太长时间移出这个镜头,会被认为你在开小差。
凡是接触过信息化的人都知道,虽然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教学平台,但是背后的支撑网络是庞大的,尤其是当学生处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时这样的支撑难度就更大。从这点来说,其信息化工作是超过一般的大学的。Minerva大学教学的流程对我们传统的大学来说,我个人感觉至少是一个挑战,对中国大学教学的挑战尤其大。至少目前为止,全世界其他大学还没做到把在线授课作为主要教学方式。
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Minerva大学的特点:
(1)以“数据技术”为核心,形成“互联网+校园”新数据形态;
(2)以“云网端”为核心,形成“互联网+校园”新技术形态;
(3)以“实时协同分工网络”为核心,形成“互联网+校园”新组织。
Minerva大学,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高等教育”。这是用互联网再造教学流程的教育,我们讨论教育信息化、大学信息化,可能还是更多的用信息化手段来优化我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互联网+高等教育非常前瞻的一个模式,当然我们还需要对它有一个观察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余胜泉教授:
Minerva大学是一个互联网思维的大学,这个大学的校区设置在全球多个地方,学校主体在美国,在孟买、里约热内卢、悉尼、伦敦和开普敦等地设置有分校区。Minerva的学生也会和传统大学的学生一样,聚集生活在一起,一起上课,只是老师未必在现场,而是采用网络直播互动去教学。Minerva用互联网解放了师资资源,老师可以在英国给中国校区的学生上课,只要他能够联网就能完成授课。而学生也不会因为地域不同的关系断了学习进程,因为他的数据是放置于Minerva平台的,学校能一直追踪学生,学生也能随时找到自己要上的课,想请假的老师,还能四处游学,当地也有校区,对他们进行管理,维持日常的校园生活。
用数据甄别学生、根据个性特征设置个性课程、衔接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是Minerva大学的特征。这个学校的校长是哈佛大学社会学院的院长,他推行的是一种真正精英化的教育,着重培养当今全球市场高需求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以及多元模式沟通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