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谈党史】百年传承不忘初心 薪火相继砥砺前行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至今,走过了100年坎坷而光辉的道路。从诞生时的58名党员,发展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百年奋斗,百年征程,当之无愧是最励志的创业故事。翻开这本创业史,每一页每一行每个字都在告诉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百年奋斗不息,赤子之心未改,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起点,是一百年前的那艘嘉兴红船,她见证了中共一大的召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见证了一个伟大政党的扬帆起航。“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学习党史,既要追溯建党的源头,也要追溯思想的源头,那就避不开“南陈北李相约建党”这段佳话。
1919年6月,陈独秀在北京前门散发《北京市民宣言》,遭到反动当局逮捕,迫于压力,于9月16日保释出狱,为了保护他的安全,李大钊挺身而出,决定护送他离开北京城。1920年2月,一辆骡车缓缓驶出北京城,车上两人一副商人装扮,就在这辆冰冷的骡车里,两位思想家满怀激情地讨论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头筹备党组织。1920年8月,在陈独秀的主持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同年10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就这样,从北大红楼走出的两位革命先锋,以先觉者的睿智和胆识,担负起改造中国的崇高使命,开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实践。
要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觉醒年代》这部剧很值得推荐。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文化大师和热血青年激情澎湃、燃烧理想的岁月,在一百年后的今天看来,也同样热血沸腾。
那段历史,是“以青春的精神不断改造自我,以青春的朝气、青春的理想,唤醒百年沉睡的旧中国,建立青春之中华”的觉醒年代;那段纯粹,是蔡元培三顾茅庐拜请陈独秀担任北大文科学长的求贤若渴;那段豪情,是陈乔年宁死不跪,“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任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的慷慨就义。没有太多悲情色调,有的是一群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为了解救中华民族于苦难的目标而奋斗的青年。
“《觉醒年代》有续集吗?”
“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前进的必修课,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好的营养剂,是一块坚硬的钢铁,更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我们定当握紧接力棒,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