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大系统老年教育发展调研报告(一) 全国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一、全国电大(开大)举办老年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举办缘起
电大(开大)系统开展老年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开办之初,大部分老年大学针对离退休干部或某行业的退休工人服务,社会普通老年群体很少有机会参与。随着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日益凸显,老年教育也逐渐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老年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电大(开大)系统由于其系统、平台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自身开展老年教育提供诸多便利条件;同时,电大(开大)系统自身的优势也使其成为各地方政府开办老年大学、开展老年教育争取的合作方。其发展历史如图1所示。
图1 电大(开大)系统老年教育发展进程
(二)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本次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全国电大(开大)系统老年教育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起步阶段(1988年—2000年)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电大(开大)系统开始举办老年教育,一些地方电大开始兴办老年大学,至90年代末,已经初步完成了电大老年教育的起步。该阶段的发展特点如下:第一,学员组成单一、规模小。主要是针对离退休老干部或者行业退休人员的,规模也不大。第二,学习资源有限、形式简单。受到理念、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老年学员可选择的学习资源有限,开设的课程基本局限在书法、绘画等休闲领域,教学组织形式也较为简单,多为电大远程教学的复制,缺少对老年学员的针对性设计。第三,以服务离退休干部为主要任务。
2. 探索阶段(2001年—2010年)
21世纪初,随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的推广,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学习型社会建设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关注热点,老年群体的继续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在该时期,老年人被视为电大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潜在群体,电大老年教育的服务类型和内容逐步得到丰富。该阶段的发展特点如下:第一,老年教育对象逐步扩展到普通老年人。电大(开大)的老年教育不再局限于老干部教育,开始吸收容纳社会老年人的加入。第二,学习资源更加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为了满足社会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电大(开大)针对老年人设计开发了系列课程资源,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第三,电大主动投入教育经费,积极发展老年远程教育。该阶段,省级电大发展老年教育的经费主要是来自自身投入;地市级和县级电大发展老年教育的经费少部分来自政府,大部分依靠电大自身。
3. 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基本实现学习型社会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信息化技术手段的繁荣,电大举办老年教育进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该阶段的发展特点如下:第一,老年教育覆盖面逐步扩大。从老年教育机构的分布来看,全国电大(开大)的老年教育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几所省级电大逐渐扩展到了全国的各大城市和部分农村。第二,老年人成为电大(开大)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群体。伴随着电大向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老年人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电大(开大)视为常规服务对象,在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方面,有了针对老年人个性化需求的设计。第三,政府支持电大举办老年教育的力度加大。电大(开大)获得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持越来越多。第四,开创老年学历教育。如上海开放大学和江苏开放大学开设的相关专业。(待续)
注:本课题组负责人:张少刚、张益彬、王伯军。
课题组成员:冯雪飞、孙先民、陈建民、张宁、谭基虎、郑汉华、方健壮、徐彬、张铁道、游洪、沈光辉、刁元园、陈曙。
执笔人:谢来义 李薇 殷双绪 孙江涛 常万新 冯鸿滔 宋力岩 郑青 谢平 王青培
(本文选自《中国远程教育》2015年第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