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开放在线课程:机遇和挑战(二)
二、“超级开放在线课程”的形成与特征
(一)诞生于优秀的网络开放教育平台
开放在线课程将带来教育领域的激烈竞争,校园会变得没有边界,在线教育与线下教育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将展开“肉搏”,争夺网上生源。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一个专业(或课程)或许只能容纳两三名顶级讲师(或讲师团队),赢者可能通吃。那些固守传统、没有特色、价值不大的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可能没落直至消失,一些主讲老师可能会转型为辅导老师或黯然离开。
未来,开放在线课程将可能覆盖可以(或基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完成全部(或部分)学习内容的教育领域。仅有那些能与开放在线课程形成互补或协同的课堂教学,以及必须具备现场教学条件的课程可能长期存在,例如理工科类实验课程、体育运动类课程、工厂实习课程等,或者一些特殊或个性化的小众课堂教学(如低年级的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定制教育等)可能继续存在。
随着开放在线课程的成熟与发展,预期在一国乃至全球的某一细分专业领域会出现占垄断地位的在线课程———我们称之为“超级开放在线课程”,它们与MOOCs相比有很大不同,它们在同类MOOC间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是MOOCs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级版的MOOCs。
“超级开放在线课程”将诞生于那些优秀、集聚开放课程的公众网络教育平台。打造这样的网络教育平台并非易事。例如,“爱课程”网百度贴吧1559个帖子中,60%以上在吐槽该平台的各种Bug,这些帖子显示,学员学得郁闷、纠结。
本研究认为,一个可以诞生“超级开放在线课程”的网络教育平台应具备以下六方面的条件:
1)强大的技术优势和优越的硬件条件,平台的兼容性、易用性、应用效率、服务水平、延展性好;
2)足够数量的优秀课程、名师课程,可形成较大的集聚效应和影响力;
3)有条件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配置成熟的优胜劣汰机制和激励机制;
4)科学合理的课程价值评判方法,有能力保证学员对在线课程的评价、评分基于真实的学习感受,课程排行榜客观、科学、公正,尽管就单个学员的评价、评分而言未必如此;
5)新的挑战者有胜出的机会,课程能不断传承、创新和进化。
6)融合学分认证机制甚至学历认证机制。可以预期,不远的未来,在优秀的网络平台上,那些“超级开放在线课程”将会陆续浮出水面,成为其细分专业领域的“新领军者”。
未来还可能出现这样一幕:一门“大学语文”开放在线课程,出自某非著名的某师范大学,主讲老师“默默无闻”,但他的课却魅力四射,力压其他学校的同类课程,学生趋之若鹜,致使其他学校的课程没法继续开设下去,或者勉强维持但价值不大了,于是那些学校“不得已”拿该在线课程取代其原有的语文课,该在线课程由此可能拥有几十万、几百万学生,通过了该课程认证的学生可以获其所属学校的学分。
(二)特征
具有垄断地位的“超级开放在线课程”通常有以下特征:
1)在细分专业领域在国内(外)有极高的人气与影响力。
2)在细分专业领域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3)在细分专业领域的课程完成人数最多或排名居前。
4)课程与学业水平考试、认证匹配,该认证获得社会认可。
5)与外部教育机构间有广泛的学分互认等。
6)只收较低的学习费用或免费。
7)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优势地位。
现阶段已有一些开放在线课程崭露头角。例如,在一个 MOOC 点评讨论社区中,我国台湾大学吕世浩教授讲授的“史记”、美国杜克大学丹·艾瑞里讲授的“怪诞行为学”获得了 9.8 的超高分。一门相对小众的“怪诞行为学”专业课程,到 2015 年 3 月 2 日已全球注册学员超过 11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