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人民网】左权农民:“俺们也上大学啦!”
(发布日期:2011/11/21 ) 浏览次数:
人民网 2011年11月16日 报道 11月8日 ,对于左权县羊角乡23位农民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天,隆重的开学典礼之后,他们正式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员,圆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梦。来自羊角村的学员 王爱国自豪地说:“没想到俺这‘泥腿子’还能上大学,当一名农民知识分子。今后,俺一定要用学到的知识带领广大群众在农村闯出一番新天地。”
羊角是左权县最偏远、贫困的一个乡。该乡农民能够在全县率先“上大学”,是晋中学院在这里定点扶贫结出的又一硕果。“开设远程教育培训班,就是要提高羊角农民的素质,在全乡形成崇尚科学、运用科技的良好风气,加快羊角农业现代化步伐。”晋中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院长、驻羊角扶贫工作队队长安景礼说。
扶贫先扶智。晋中学院作为省委扶贫工作队,不仅进行“输血式”扶贫,而且立足羊角现实,发挥自身优势,在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上谋对策、做文章,着力破除思想保守、信息闭塞、技能缺乏等制约农民致富的障碍。据了解,23名农民大学生中,有村“两委”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全部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其中年龄最大的已45岁。他们上学所需的注册、教材、资料、考试、学费等近5000元费用均由中央、省、市电大内部筹措。羊角乡乡长刘德荣说:“培养懂科学、有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适用人才,是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必然要求。羊角需要人才,更需要心在农村、扎根在农村的‘永久牌’人才,晋中学院让农民上大学这件事办在了羊角群众的心坎上。”
为了让“农民大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承担培养任务的晋中电大左权工作站为学员们设置了林业技术专业,学制2年半,开设果树栽培、森林培育、农村政策法规等20门课程;教学采取网上自学为主、教师不定期辅导为辅的方式。同时,扶贫工作队还与有关部门协调,把羊角乡设为左权电大工作站的一个教学点,教师亲临上课辅导,必要时还将邀请专家教授为学员面授。学员修完全部课程后,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
山西电大副校长 张耀斌说:“农民大学生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产物,本次远程教育班的举办,对农民朋友来说,实现了全部免费不掏钱,学业在乡不离家,学习生产两不误;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向下延伸也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李四新 陈晓文)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羊角是左权县最偏远、贫困的一个乡。该乡农民能够在全县率先“上大学”,是晋中学院在这里定点扶贫结出的又一硕果。“开设远程教育培训班,就是要提高羊角农民的素质,在全乡形成崇尚科学、运用科技的良好风气,加快羊角农业现代化步伐。”晋中学院远程教育学院院长、驻羊角扶贫工作队队长安景礼说。
扶贫先扶智。晋中学院作为省委扶贫工作队,不仅进行“输血式”扶贫,而且立足羊角现实,发挥自身优势,在增强农民“造血”功能上谋对策、做文章,着力破除思想保守、信息闭塞、技能缺乏等制约农民致富的障碍。据了解,23名农民大学生中,有村“两委”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全部是来自基层一线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其中年龄最大的已45岁。他们上学所需的注册、教材、资料、考试、学费等近5000元费用均由中央、省、市电大内部筹措。羊角乡乡长刘德荣说:“培养懂科学、有技能、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适用人才,是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实现‘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必然要求。羊角需要人才,更需要心在农村、扎根在农村的‘永久牌’人才,晋中学院让农民上大学这件事办在了羊角群众的心坎上。”
为了让“农民大学生”真正学有所成,承担培养任务的晋中电大左权工作站为学员们设置了林业技术专业,学制2年半,开设果树栽培、森林培育、农村政策法规等20门课程;教学采取网上自学为主、教师不定期辅导为辅的方式。同时,扶贫工作队还与有关部门协调,把羊角乡设为左权电大工作站的一个教学点,教师亲临上课辅导,必要时还将邀请专家教授为学员面授。学员修完全部课程后,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证书。
山西电大副校长 张耀斌说:“农民大学生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的产物,本次远程教育班的举办,对农民朋友来说,实现了全部免费不掏钱,学业在乡不离家,学习生产两不误;对于现代远程教育向下延伸也是一个全新的探索。”(李四新 陈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