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中山日报:中山电大三年大变样-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山日报:中山电大三年大变样

  中山日报921日报道 坚持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经济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开展职业技能、资格认证培训,实现了从只注重学历教育到学历与职业教育并重的重大转变——2002年至2004年,中山电大的在校生从1700多人发展到4000多人,2005年更是达到6000多人。该校副校长李长春感慨地说:“三年前,没有多少人知道中山电大;三年后,它的规模变大了,知名度提高了,社会影响也广泛了。今年报读电大的人数达到2700人,不容易啊!”

思路:向下●多元●立体

  三年前,李长春成了中山电大的“掌门人”,挑起了学校的大梁。鉴于规模太小、知名度不高、管理欠缺等“积习”,他提出了“向下延伸、行业合作、多元经营、立体发展”的办学思路,认为电大必须送学上门,服务基层;应与相关企业携起手来谋双赢;做到大专、本科、研究生等的多样化经营;坚持学历与非学历、全日制和脱产培训相结合。于是,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拉开了序幕……

  李长春认为,扩大知名度,要做到“三有”,即电视上有形象,报纸上有文章,社会上有声音。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山电大在电视上露脸儿了、报纸上发文章了,群众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他们坚持“服务经济、服务地方、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特别重视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在镇区设点办学,走“城市包围农村”之路。目前,他们已在全市14个镇区布有网点,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市的办学网络。

  由此带来的是招生人数的不断攀升:2003年,1600人;2004年,2000人;2005年,2700人,而且80%以上是中山籍学生。“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的规划是科学的、成功的。”李长春不无骄傲地说。

目标:争创全国一流电大

  20055月,省教育厅对全省地市级电大进行评估。结果,在全省23所电大中,中山电大成为7个优秀的其中之一。“这标志着中山电大的总体办学水平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增强了我们进一步办好电大的信心与决心。”李长春说。

  从原来排在全省倒数第12位,到今天被评为优秀;从过去受上级的批评,到现在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中山电大完成了艰难的“蜕变”,个中也包含了“电大人”勤劳的汗水。

  当然,他们没有在掌声与鲜花面前沾沾自喜,因为他们明白:中山电大虽然做大了但还不强,这“优秀”更多的是包含了上级的鼓励和鞭策。于是,他们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把中山电大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地市级电大!

  “首先要优化生源结构,提高办学层次,用3年时间把本科生规模扩大到20003000人。同时,加大与省内外、境内外名牌高校、办学机构的合作力度,发展研究生,希望在公共管理、法律、教育、会计、工程等研究生的专业上也能形成系列。”李长春雄心勃勃地说。

  他们还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优秀师资队伍;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美誉度;进一步扩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并争取在今年下半年全面启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彻底改变教师的精神面貌,形成“万马奔腾、百舸争流”的干事创业的崭新局面。

感想:政府支持是关键

  对于中山电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电大作为一所真正的高校看待。陈市长、余副书记、彭副市长、李副市长、冯副市长等领导,曾亲自到电大调研、指导;陈市长还专门在电大的一次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勉励电大师生奋发图强。拳拳关切,殷殷教导,令“电大人”如沐春雨、如坐春风……

  近3年来,市政府投入用于电大现代化教育技术设施设备360多万元;2003年至2005年,每年拨给电大近500万元的正常的教育经费……于是,中山电大的办学条件迅速得到了改善;于是,电大教师施展拳脚、发挥才华有了一个更为坚实的平台。
 
   谈到电大今后的发展,李长春说,要把规模、速度、质量与效率有机统一起来,继续走“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谋发展”的路子,为中山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层次的应用人才。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