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在微课的世界里,梦想从未停止
摘要:2015年3月,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与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同学App”正式向全省电大系统推广。25岁的朱莎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目前任职金阳某专利事务所。
初春的清晨,蔡应丽睁开睡意矇眬的双眼,窗内流进清泉一般的晨光。她起身拿起床头的ipad,打开“同学App”,将音量调到最大。“一边洗漱、吃早餐、穿衣打扮……一边听‘同学App’里面的课程,我的早晨几乎都是这样度过。”
蔡应丽说:“我的人生听起来有些滑稽,大专时学的兽医,毕业后从事行政类工作,但是却一直对会计比较感兴趣。”综合多种因素以后,蔡应丽为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长远的打算,她决定去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会计。
对于既有工作又有家庭的蔡应丽来说,用“同学App”进行学习的方式再好不过了。“短小精干、碎片化学习,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从一个音频或者视频里面,学到一个知识点,重点、难点一目了然。
“我可以在任何的时间地点进行学习,等车、午休、睡前、甚至是做饭或者是上卫生间,你想得到的或者想不到的那些零碎时间,都可以运用起来。”蔡应丽说。
2015年3月,贵州广播电视大学与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的移动学习平台“同学App”正式向全省电大系统推广。接着,这款APP作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微课推广的平台被电大系统的学生广泛下载。“这是微课在贵州省电大系统的一次成功尝试。”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勇介绍。
“微课,让原本45分钟一节的公开课,被浓缩成5至8分钟,砍去冗长的前奏后奏,仅保留课堂难点热点内容。‘同学App’就是一款支撑老师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高效便捷使用的移动学习工具。包含了手机做形考、班主任课表。”
截至目前,全省直属以及各个分校、工作站“同学App”学生注册人数达28981人,教师、辅导员注册人数为621人,上传的各类资料2738份。
25岁的朱莎,是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大三学生,目前任职金阳某专利事务所。因为工作岗位对学历的要求,也为了寻求自身向更高层次的提升,来到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
朱莎说:“使用‘同学App’学习很方便,对像我们这样,没办法接受系统的课堂教学的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充方式,帮助学习课堂上没有听懂的知识点。”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赵勇说:“微课开发至今,一共涉及开放教育及职业教育61门课程,共开发了108节微课,其中包括省校重点专业下的49门重点专业课程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11门公开课程,主要有视频、PPT、FLASH、三维动画PPT等多种多样的形式。”
42岁的何凤英在一家国企任职,业务上已经十分熟练,并拥有会计中级职称。但她想要充实自己,在业务上取得更大的提升。现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习会计的她在班级里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在公司做财务,工作比较忙,有了‘同学App’,课程都是老师们对教学资源进行高度的整理和归纳,以知识点的形式推送到里面的,非常有用。”何凤英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觉得梦想的可贵,“无论在任何年纪,都不可以停止学习,知识让人睿智。”(2016-03-23贵州日报 作者:杨春凌 李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