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报】养老服务“新蓝海”潜力渐显外资期待进入
养老服务行业近来引来一片围观。
据了解,2015年以后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时期。预测显示,从2015-2035年的20年时间里,中国老年人口比例将会增加一倍,达到20%;此后一段时间,老年人口将占中国人口的1/5到1/4。2020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7%,人口总量达到2148亿,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过3000万。
“迅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生育率和出生率下降,以及死亡率下降、预期寿命提高密切相关。”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中国的生育率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人口预期寿命和死亡率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
根据之前民政部公开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预计2034年突破4亿。另一方面,截至2012年底,我国建成的各类老年服务机构为4.4万个,拥有床位416.5万张。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与养老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的矛盾日渐突出。
另外,目前养老产业面临着极大的人才短缺:不仅是专业的护士和受过培训的临床医疗人员,还有熟练介护师和护工。而那些做得很好的机构,无一不是在人才培训上下大工夫,很多人才均是机构自己培养出来的。尤其是目前,政府对这类培训计划的关注很少,就需要企业自己补很多功课。这也给本来就难以成功的行业又增添了一重复杂。
据悉,2015年1月,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建立了一所新型老年大学——老年开放大学,面向养老服务从业人才培养,新建了老年服务与管理、老年社会工作两个专业。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校长杨志坚坦言,现阶段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存在两方面的难度,一是相关专业的师资、标准、模式都稍显不足,二是立志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生源不足。
尽管支持民资进入养老服务业的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在操作过程中,依旧面临一些推进阻碍,医养融合,养老服务人员数量紧缺都是其中的重要问题。
而这时,外资却给了另外的关注。
据了解,近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来自美、英、德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展团汇聚北京,不仅展示特色服务和产品,更冀望在中国开拓市场。中国已步入老龄社会的初期阶段,将成长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建军指出,中国养老服务业已成为投资新热点,养老服务业发展必须立足当前,考虑长远,着力培育和营造市场,激发养老服务有效市场需求。
那么,为何外资如此看好中国的养老服务市场呢?
“凭借目前媒体披露的这些极富想象力的数字,就足以让各路资本看到养老市场的巨大潜力了。而这种想象力还得到其他数据和事实的支持:中国独有的421的家庭人口结构,导致一个年轻人需要照顾几个老人。目前我国养老产业产值大约1000亿元,未来两年,潜在市场规模会超过4500亿,养老服务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市场空间显而易见。”卓创资讯分析师王晓坤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2015-05-11中国产经新闻报 作者:李国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