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昆明日报】“农村大学”让年轻人打通前进通道-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昆明日报】“农村大学”让年轻人打通前进通道

虽然曾在滇源镇中学教过书、当过中学老师,但李宝仙没想过今后会给一群农村“大学生”上课。2004年,国家实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8年,嵩明“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启动。截至目前,在这里毕业的“农村大学生”有的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有的人成了村里基层组织建设的后备力量。

“农村大学”开班了

2004年,财政部、教育部、农业部、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决定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该项目是专为“三农”服务的学历教育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主动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积极参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工作,是“政府出钱、学校出力、农民受益”的惠民工程。但与普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只针对农村地区,采取在职业余学习的方式进行。农民大学生注册入学、不转户口、就地上学、累计学分,修满规定学分即可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

“没人来怎么办?学生听不懂怎么办?实践课要怎么上?”一连串问题接踵而来。李宝仙和同事先下乡做深入了解,和几十个村委会的干部、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等面对面交流后得知,很多村庄没有专业畜牧兽医,养殖户给自家牲畜做检验、检疫都很不方便,养殖规模也无法突破,村民主动要求学习兽医技术。

2008年,云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院嵩明分校第一次招生时便开设“畜牧兽医专业”,计划招生25人,而实际却招到了31名学生。学员学制两年半,修满76个学分达到毕业要求的,即可获得国家承认并进行网上电子注册的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那个时候,能够达到专科学历的嵩明村干部凤毛麟角。

几年下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那些心怀梦想的年轻人打通了前进的通道。从2008年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至今,嵩明县共招生243人,已经毕业162人,在校生81人,2016年刚刚招录的这一届学生有50人。招生对象从一开始重点针对村委会村干部争取做到“一村一名”,现已经扩大到种养大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复转军人、乡镇企业从业者、进城务工者等。

学以致用让村里变了样

从外观上看,嵩明小街镇积德村和别的村子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干净。路上没有垃圾,每家每户门口都有特制的垃圾桶。小街镇积德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向阳说:“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农村完全可以好好规划和管理。”2010年,马向阳加入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学习农村行政管理专业,其中有门“农村环境卫生治理”课程给了他不少启发。“以前,我们村的垃圾都是乱堆乱放,即使建了垃圾收集站,清运不及时也会产生不好的味道,让人很不舒服。”马向阳说,卫生环境不如城市是村庄顽疾,要改变这种现状得从改变村民的卫生意识开始。

在他的建议下,村里改用废旧机油桶用作垃圾桶,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村民们终于慢慢扭转了旧日习惯。

农村环境卫生变好后,马向阳转向村庄规划。每年村庄进行危房改造,从前的做法是“东圈一块、西搞一点”。为让积德村危房改造告别混乱无序,马向阳提出,将村西北90多亩废弃秧田拿出来做试点,按照市政建设标准统一规划,建设经济适用房、联排公寓、标准化厂房和湖滨休息区……目前,经过硬化改造的村内公路宽敞笔直,路灯也已架设齐整;虽然单元房和连排公寓还没建好,但相关的水电、排污管道都已经布排有序,“像建设城市一样来建设新村。”

这个计划不仅提高农村青年的生存技能,更圆了他们的“大学梦”。“一村一个大学生计划”在嵩明实施以来,为200多个行政村每村至少培养了一名大学生,他们在各自岗位上都发挥了作用,更为适应农村现阶段和未来发展,并大幅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后备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有部分学员按照选拔程序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更多学员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被选为村里的“当家人”。(2017-02-13 07昆明日报  作者:杨阳)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