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浙江在线】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蓄势新一轮科学发展-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浙江在线】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蓄势新一轮科学发展

  浙江在线·教育频道 123 报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这几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浙江电大”)饱尝了科学发展的甜头,取得了事业跨越式发展的成就。新时期,浙江电大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为推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服务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科学发展成果:数字说话,阐释五年发展辉煌

  近五年,浙江电大将科学发展的理念贯穿于系统办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提升了综合实力,增强了服务能力,在浙江省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等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 9所市县电大获评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 浙江电大系统固定资产突破18亿元

  广播电视大学由邓小平同志于19782月亲自批示创办。浙江电大于19791月应运而生。浙江各市、县电大由此相继成立。1991年,宁波电大脱离与浙江电大的隶属关系,履行计划单列市电大职能。电大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系统是电大历经诸多坎坷,不断涅槃发展的根基所在。

  浙江电大历来重视固本培元,重视维护系统的完整性。多年来,浙江电大始终坚持“事业驱动,机制推动,感情带动,服务促动”的理念,通过量化评估,择优升格,激励县级电大不断加强基地建设;通过实施援助,助推发展,努力提高海岛山区电大办学能力和水平;通过各类评优,丰富活动,逐步提升基层电大的认同感和凝聚力等等,全省(宁波除外,下同)电大系统的综合实力逐年增强。2006年以来,浙江电大通过落实一系列举措,使系统内8所县级电大分校升格为学院,15所县级电大工作站升格为分校(其中10所为海岛山区电大),终结了县级电大工作站建制的历史。11所县级电大成为全省示范性基层电大;9所市、县电大获评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入选数居全国44所省级电大首位)

  至2010年底,浙江电大已经形成了由10所市级电大、32所县级电大学院、27所县级电大分校和11所行业系统所办电大及43所乡镇工作站组成的遍及全省城乡的教育教学系统,其固定资产18.88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54.68%;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2亿元,与2005年相比,增长70.11%;校舍面积164.69万平方米,与2005年相比增长82.18%。浙江电大已经成为浙江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以依靠、而且能够依靠的重要公共教育资源。

  □开放教育累计招生25.9万人& 学员最高年龄81

  1999年,浙江电大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展教育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工作。2005年,浙江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项目通过教育部总结性评估,并获得优秀成绩。2006年起,浙江电大以开放教育内涵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一主两辅”学习平台,开发建设远程开放实验室等载体,进一步优化开放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和教学支持服务功能,努力提升开放教育在整个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竞争能力。

  这几年,开放教育品牌效应在浙江逐步显现,开放教育招生势头保持高位运行,在浙江电大各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2006-2010年,浙江电大开放教育年招生数连续五年突破五万大关,累计招生近25.9万人,其中本科约8.3万人。学员分布于各个阶层、不同行业,年龄最大的81岁。2010年底,全省电大开放教育在籍生16.9万余人,占全国电大开放教育在籍生总数的6.34%。五年间,全省电大开放教育累计毕业学生18.6万余人,占同期全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总数的7.22%2006年以来,有458名学生被评为全省电大开放教育优秀毕业生,34名学生获评全国电大开放教育优秀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中,有党的十七大代表、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有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三八红旗手,有2008北京残奥会冠军,有全国十大大学生村官,有全国优秀农民工,等等。许多毕业生尽管没有获评全国电大或全省电大的优秀,但他们同样在各自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实践证明:开放教育惠及了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群体,促进了我省高等教育机会的均衡,推进了我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为实现我省教育公平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浙江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3%,浙江电大付出了应有的努力。

  □在籍农民大学生近1.4万人& 培养毕业新型农民4000余人

  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省委省政府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具体部署,结合新农村建设对于高素质农民的迫切需求,浙江电大积极履行职责,发挥自身系统办学、网络支撑的优势,当年即启动实施了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致力于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努力为我省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彰显了浙江电大服务社会的功能,实施以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省农办、省财政厅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省财政每年全额资助纯农专业大学生由2006年的657人增加到2010年的1267人。目前,全额资助学费的纯农专业学生已多达4042人。地方党委政府有关部门也纷纷出台配套政策,多形式、多渠道解决农民大学生学费问题,帮助农民实现大学梦想,切实提升农民素质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加大新农村建设人才储备。目前出台配套政策的市、县已达36个,占设有电大市、县数的52.2%

  浙江电大一贯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注重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近年来已累计建立省级教学实践基地21个,市县电大相应建立教学实践基地150多个。同时重视强化教学支持服务,努力提高农民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已经成为浙江电大又一品牌。试点单位由2006年的19所发展到2010年的62所;开设专业由3个增加到现在的11个;年度招生由2006年的1618人扩大到2010年的5010人。目前在册农民大学生13860人,培养毕业新型农民4057人。这些学生“留得住、用得上、下得去”,他们活跃在新农村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正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浙江的新农村建设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依托电大建立社区大学(学院)50& 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190万人次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据此,浙江电大经过调查研究形成了以下共识:必须结合浙江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系统、网络、资源等优势,以社区教育为载体,推进依托电大的社区教育机构建设,主动为浙江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2006年以来,全省电大积极与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努力争取依托电大设立社区教育机构,理顺社区教育体制,激活社区教育机制。至2010年底,全省建有社区大学(学院)72所,其中依托当地电大成立社区大学(学院)50所,占市、县电大总数的72.5%20081月,经省编委批复同意,浙江电大增挂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牌子,履行全省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业务指导、资源建设、政策咨询、信息管理和人员培训等六大职能。至此,以全省电大系统为支撑,以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为龙头,由地市社区大学(城市大学)、县(市、区)社区学院、乡镇社区教育学校组成的全省社区教育网络初步形成,率先在全国实现了远程教育和社区教育网络的融合与创新。

  近年来,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积极履行职能,加强全省社区教育网络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实验基地建设,不断推进全省社区教育工作,并联合省教育考试院积极实施“自学考试与社区教育衔接项目”,与团省委联合开展进城青年农民工订单式培训项目。各市、县社区大学(学院)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以及菜单式、订单式、定向式教育培训,努力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我省电大通过社区教育平台累计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近190万人次。浙江电大的资源、网络等优势在社区教育领域得到充分发挥,依托电大开展社区教育的优势得到较好体现,突显了电大在全省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这几年,浙江电大在普通专科教育停办的情况下,还较好地发展了成人专科教育(脱产),招生近1.55万人;不断加强对奥鹏远程教育的指导与服务,招生2万余人;发挥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功能,提供全国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统考服务近59.9万人次。进一步加强电视中专教育,全省电视中专在校生规模保持在5000人以上。浙江电大对“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元办学”作了深入地实践和探索。

    教育规划纲要:昭示机遇,新的发展催人奋进

  《教育规划纲要》勾勒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蓝图,继续教育作为八大教育类型之一列入其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并提出要“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建设以卫星、电视和互联网等为载体的远程开放继续教育及公共服务平台”、“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首次提出“办好开放大学”。《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深化了党的十七大有关精神,给处于转型期的广播电视大学提供了科学发展的机遇,并将指导电大迈开新一轮发展的步伐。

  科学发展是浙江电大的永恒主题。2009年,浙江电大召开第一次党员大会,在全面总结30年办学经验,深刻分析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围绕一个发展目标,实施两大战略推进,重点做好四篇文章”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建设成为以开放教育为主体,多元办学、协调发展的全国一流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成为浙江电大系统广泛认同的集体共识。《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实施再次有力地证明:浙江电大“在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基础上,向全民教育、终身教育推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电大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在原来以城市居民为主要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向广阔农村、广大农民推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电大应有的努力和贡献。”这一战略决策和部署不仅正确,而且富有前瞻性。

  新的时期,浙江电大将凝聚全省电大4500名教职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以百倍的信心和万分的热情,牢牢把握新时期教育特别是继续教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脚踏科学发展步伐,坚定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促进全省电大事业新的发展。

  一流开放大学:奋斗目标,需要一流要素支撑

  对于浙江电大来说,“争创全国一流”有其丰富的历史背景。1999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同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浙江电大争创全国一流。在2000年出台的《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20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