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丽水日报】一群学以致用的农民大学生,把讲堂开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开展一场又一场“土味”宣讲——新思想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丽水日报】一群学以致用的农民大学生,把讲堂开到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开展一场又一场“土味”宣讲——新思想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

“实施‘阳光票决制’以来,村容村貌更美了、村风民风更正了、产业更加兴旺了。5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的碧水湾乡村旅游综合体项目,一个半月时间营业额就达到了80多万元!”

最近,莲都区黄村乡黄泥墩村党支部书记周宏伟以农民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成员的身份,受邀为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领雁人才)示范培训班学员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分享乡村振兴故事和治理经验。

在丽水,活跃着一支特殊的宣讲队伍——丽水广播电视大学农民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作为全省首个农民大学生宣讲团,团里的成员们清一色都是来自最基层的农民大学生,他们进农村、进农户、进田间地头,三年不到时间已经开展各类宣讲130多场。

“农民大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通过重实践、接地气的宣讲,让新思想在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宣讲团团长、丽水广播电视大学教授施蕾芬欣喜地说,宣讲团的宣讲实践最近还入选了省电大思政工作优秀案例。

农民大学生乐当“宣讲员”

农忙下田间,农闲上大学。从2006年开始,我市采取“政府出钱、大学出力、农民受益”的方式,全面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十多年来,共培养农民大学生6400多人。这些在乡村成长起来的农民大学生,已成为能干事、留得下的乡村建设带头人。

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发展描绘了新蓝图。当年11月,丽水广播电视大学顺势而为,率先成立农民大学生新思想宣讲团,让农民大学生结合十九大精神讲好农民身边故事,通过宣讲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投身火热的乡村振兴实践。

“农民大学生们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养的高层次农村实用人才,他们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而且对农村情况了如指掌。”团长施蕾芬深有感触地说,“农民大学生们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十九大精神,一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宣讲团成员们看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很多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样关系民生、关系农民美好生活的政策。这些政策精神,像春风一样温暖着心田。

作为宣讲团中的一员,一定要在认真学好报告精神的基础上,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带到田间地头,带到农民身边。

从一开始上台就哆嗦,到后来侃侃而谈;从一开始只能讲几分钟,到后来一开讲就收不住……宣讲员通过一次次训练和实践,从学生摇身一变为“讲师”。

他们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及十九大报告所思所感所悟,不断创新宣讲形式、内容和载体,从十九大描绘“三农”美好蓝图、践行十九大精神加快乡村振兴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宣讲与阐释。凭着接地气的表达和亲切的讲述,每到之处都能收获阵阵掌声。

“土味”宣讲入脑又入心

《加强党性修养 践行“丽水之干”》《以“丽水之赞”激励丽水大花园建设》《以文明乡风促乡村振兴》《以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宣讲团的宣讲内容结合地方发展和群众实际,用百姓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进行宣讲,不断融入本土元素,充分体现了本土性。

近三年来,宣讲团紧扣热点、焦点问题,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时代担当,不断丰富宣讲内容。由原来单一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讲,还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主题都纳入宣讲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时代性和新颖性。

为了让宣讲更接地气、更入民心,宣讲团还专门施行“一课三会三进”行动方案。一课即十九大精神学习辅导课,重点对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民生问题、三农问题、生态文化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辅导;三会即集体备课会、学习交流会、学习汇报会,通过针对性辅导与面对面交流成功培育了一支农民大学生十九大精神宣讲队伍;三进即进农村、进农户、进田间地头,让十九大精神在更多群众中入心入脑。

今年年初,宣讲团受邀为天台市街头镇张家桐村的干部群众作“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主题宣讲。宣讲会上,缙云联丰村党支部书记楼干强通过本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活动,将一个“脏、乱、差”的村庄改造成为美丽“明星村”案例,向大家解读如何“以党建引领,加强基层治理有效性”的实战故事;莲都区郎奇村党支部书记马文华结合本村的实际,介绍了以规范制度为抓手,营造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促进乡村振兴的工作经验……

像这样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大量案例、深入浅出的宣讲,还在不断上演。无论是市内还是市外,下至田间地头、上至培训讲堂,都有宣讲团成员的身影。宣讲团正充分利用电大的系统优势,不断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辐射力和影响力。

“宣讲员”变身“战斗员”

宣讲新思想,重在落实,贵在行动。在广阔的农村大地上,“宣讲员”们变身为“战斗员”,投身火热的新农村建设实践。

莲都区黄泥墩村党支部书记周宏伟,一边宣讲新思想,一边践行新思想,通过推行村级事务阳光票决,打造基层社会治理的“黄泥墩经验”,曾经的“上访村”变身为“明星村” ,为全省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丽水的样本。

莲都区利山村党支部书记蓝剑青,带领村民推进旧村改造,打造美丽乡村,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曾经的贫困村摇身一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精品旅游村……

省千名好支书、省电大“乡村振兴”实践标兵、丽水市乡村振兴贡献人物、丽水市兴村名师、丽水市乡村振兴大学生“创梦行动”创梦导师……近年来,宣讲团成员的荣誉接踵而至。

在助推产业发展上,宣讲团成立不久就组织成员与丽水市高级人才联合会的社科专家、农林专家来到太平桔之乡竹舟村,结合十九大精神宣讲,共同为太平桔发展把脉问诊,就如何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真知灼见。如今,村里曾经荒芜的牛头山现已硕果累累。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中,宣讲团成员们以特有的政治责任感,率先在自己所在的村进行防疫宣传。他们走进千家万户,千方百计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语言,将传统的广播、标语与现代的微信等宣传手段相结合进行有效的防疫知识宣传,劝导村民开展居家防疫。同时,他们还从“宣讲员”转变为防疫战线上的“战斗员”,排查、卡点值班、隔离户服务,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在丽水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杨云峰看来,宣讲团积极发挥学校“立德树人”育人功能,让农民大学生学到了课堂上、书本中学不到的学问,锻炼了才干,增强了本领。宣讲团成员做到了真学、真懂、真用,提升了宣讲温度、效度、力度,并将新思想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有效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丽水日报》 2020年07月09日A01版)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