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晚报:电大使我走上从政之路
“在人生的某个驿站蓦然回首,发现偶然中蕴涵着必然。是电大使我走上了从政之路。”原中共江津市委书记、江津市市长,现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郭汝齐,日前在接受采访时不禁感慨万千。
1984年,电大第一次在荣昌县招生,当时从事畜牧兽医工作的郭汝齐,以全县第一的成绩,报考了电大的“党政管理”专业。在人生的拐点,他转向了与畜牧兽医迥然不同的从政之路。
“面对播放磁带的录音机,认真得像有老师在讲课一样。”当时,学习是异常枯燥的,只有一半的时间是面授,其余时间全是自学。经过3年的学习,被评为优秀学员的郭汝齐,成了多个部门抢要的人才。
在担任广顺镇党委书记期间,31岁的他让当时所有人都不愿去的地方一跃成为全县经济实力最强的镇。尔后,他从一个镇党委书记提升到荣昌县常务副县长、县长的位置。1997年11月到2004年11月,在任职中共江津市委书记、江津市市长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从1.47亿元增加到5亿元,增长2倍多。
2004年底,郭汝齐担任重庆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后,以“三大生态环境行动”、“八大民心工程”为动力,以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为契机,以“为市民服务,让市民满意”为目标,大力开展以道路为主的市政设施整治,以环境卫生为主的市容市貌整治,加强城市照明建设维护改造,全力配合“蓝天行动”,实施“碧水行动”。近两年,城市面貌大为改观,2005年提前40天完成“蓝天目标”,老百姓感觉舒适了。市长峰会期间外国友人惊叹:“重庆真漂亮、好美丽!”
“电大学得的知识对我当初和现在的工作受益匪浅。”现已完成党校函授经济管理专业、重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重庆大学工程硕士等学业的郭汝齐,对电大的课程仍记忆犹新:为改善干部知识结构,当时电大课程设置门类广泛,形式逻辑使人头脑清醒,具有逻辑思维;现代科技知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新三论、老三论以及一些典型案例等,对指导工作大有裨益;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数学等,对工作有很大帮助。语文、文学艺术、现当代文学等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很能陶冶人的情操。在江津任书记时,他与一位马来西亚客商交流祖国文化,背诵唐诗宋词时,这位客商自愧不如,十分感慨地说:“真想不到,中国大陆的普通官员文学功底如此深厚,对祖国历史文化如此通晓,中国非常有希望。”
郭汝齐心里当然明白,这些都得益于最初在电大的学习以及在工作中的积累。(重庆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