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南方日报】外来工通过网络“上本科”
(发布日期:2007/12/05 ) 浏览次数:
南方日报 12月4日 报道 近日,华南首家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与示范”教改项目社区典型应用示范学习中心在广州电大海珠分校西栅南校区挂牌落成。
据悉,“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由教育部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依托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乡镇、社区、行业和高校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典型应用示范。而在华南地区,就选择了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
两天学会发电邮,阿伯很满意
据了解,2006年8月,华南“数字化学习港”的项目由广州电大海珠分校负责建设实施。所谓“数字化学习港”,就是通过网络搭建的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本科、专科等多层次和文、理、工等多种门类、上百个专业课程的远程教育,以及各类资格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和市民基本素养、健康保健、书法绘画等社区居民教育课程。
前昨两天,记者走访南华西街,发现街坊和周边工厂的学习者都十分欢迎这种家门口的“数字学习连锁小超市”。一位李姓退休干部还在两天内就学会了通过网络与在国外的子女发邮件、上网聊天。“信息技术把学校送到了自己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物美价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学习港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他笑着说。
外来工或只需承担9%的考证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累计开展26种培训项目,培训规模达到1.3万余人次。培训人群广泛来自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农转居、街道干部、开放教育学生等,总计招收大专本科生49人。
据了解,海珠电大争取区政府的支持,向海珠区劳动局申请外来工培训政府补贴70%的学费的项目,届时外来工只需承担至多9%的考证费用,就可参加这些项目的学习和考证。目前,海珠区劳动局已下发文件并落实培训指标,重点提升工业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从而打造新型的工业基地。(谢苗枫 杨倩铵 李霖)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据悉,“数字化学习港”教改项目由教育部于2006年6月正式启动,依托中央电大现代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乡镇、社区、行业和高校进行数字化学习的典型应用示范。而在华南地区,就选择了广州海珠区南华西街。
两天学会发电邮,阿伯很满意
据了解,2006年8月,华南“数字化学习港”的项目由广州电大海珠分校负责建设实施。所谓“数字化学习港”,就是通过网络搭建的学习平台,为学习者提供本科、专科等多层次和文、理、工等多种门类、上百个专业课程的远程教育,以及各类资格证书教育、继续教育、劳动技能培训和市民基本素养、健康保健、书法绘画等社区居民教育课程。
前昨两天,记者走访南华西街,发现街坊和周边工厂的学习者都十分欢迎这种家门口的“数字学习连锁小超市”。一位李姓退休干部还在两天内就学会了通过网络与在国外的子女发邮件、上网聊天。“信息技术把学校送到了自己家门口,足不出户就能享受‘物美价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学习港让我们开阔了眼界。”他笑着说。
外来工或只需承担9%的考证费用
据不完全统计,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累计开展26种培训项目,培训规模达到1.3万余人次。培训人群广泛来自社区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农转居、街道干部、开放教育学生等,总计招收大专本科生49人。
据了解,海珠电大争取区政府的支持,向海珠区劳动局申请外来工培训政府补贴70%的学费的项目,届时外来工只需承担至多9%的考证费用,就可参加这些项目的学习和考证。目前,海珠区劳动局已下发文件并落实培训指标,重点提升工业区内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从而打造新型的工业基地。(谢苗枫 杨倩铵 李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