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福建日报】福建电大:让终身教育魅力无穷-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福建日报】福建电大:让终身教育魅力无穷

  一个数字学习超市

  从专家论坛到茶艺冲泡,从名著赏析到种养技术……点击“福建终身学习在线”(www.fj51e.cn),7300多门图文并茂的课程让每一位来访者仿若置身一个“数字学习超市”,每一位学习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最爱。足不出户,就可以听课、完成作业、参加考试,乃至接受完整的高等教育和各项非学历培训服务……这些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实现。

  依托福建电大建设的“福建终身学习在线”网站,7月底投入试运行后,吸引了一拨又一拨市民前来参观体验。记者近日在现场采访中发现,有的参观者第一反应 “这不就是个网站吗?” 实际上,它远没那么简单。网站主管部门、省电大远程教育中心雷主任介绍,通俗地讲,终身学习在线就是一个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整合各类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开展基于网络的“一站式”学习服务,公益性、开放性、连锁性是其最大的特征。省电大校长叶文华介绍说,十七大报告首次把远程教育与终身教育联系在一起,凸显了远程教育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省电大作为福建远程教育的主力军,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化资源为基础、以远程教育形式面向大众的福建终身学习在线正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是国务院《意见》出台后,为福建发展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而福建终身学习在线的建设将有力促进海西建设所需各类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对实践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教育先行”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按照计划,该网站将于 928 终身教育活动日开通,并逐渐铺开建设分平台,8月份建到地市,9月份延伸到县城,10月份发展到乡镇以及行业、企业、社区,通过向全省各市县区、乡镇、社区、企业、行业延伸,建设各种类型的数字化学习型组织,为社会各层次人员的在线学习提供帮助。

  福建电大还在资源开发上“旁征博引”,将整合利用全国电大系统和合作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设计开发社会文化生活、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农村(农民)教育、青少年校外素质教育、老年教育和其他教育等7个模块,分两期进行建设,实现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目前已投入资金500万元用于网络平台和资源建设,到年底引入课程资源1万多门。

  社区也办起了大学

  
“以前怎样通过饮食搭配养生保健我们不清楚,现在通过社区大学的讲座,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谈起社区大学,漳州龙江学习点的邱阿婆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社区教育这种形式很好,开设的课程很贴近实际,符合我们的需要。”漳州龙江学习点67岁的“班长”蔡大爷拿着点名簿说:“健康教育的课很受居民们欢迎,最多的时候,一节课有50多名学生。”

  今年618日,全省首家社区大学在漳州电大正式挂牌,并开通漳州社区大学网站。这个受到社区里的大爷大妈们欢迎的社区大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学校?

  漳州电大分校许友明校长介绍,漳州社区大学目前选取2个芗城区社区、1个市直机关单位和1个驻军单位作为社区教育试点。办学过程中,以社区为单位,统一管理。结合实际采取远程教学、传统组班教学、举办讲座、开展群众性文娱活动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并根据个性需求,实施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融合的教育模式。目前正在逐步开发素质教育类、职业技能培训类等六大类60多门课程。

  把社区教育作为服务海西终身教育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近年来,福建电大动作频频。200112月,福建电大继续教育学院与福州市鼓楼区华大街道联合成立福建省第一家社区教育中心,2002年底,与福州市鼓楼区政府联合共建鼓楼区社区学院,开展大中专学历教育与社区教育等活动。依托鲤城电大成立的社区学院目前已形成以社区学院为主导、以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各社区教育学校为主体的三级社区教育网络。目前,全省电大开展的社区教育主要包括在职人员岗位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外来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及适应性培训等。同时各地电大正因地制宜,开展精神文明教育、老年教育、文化休闲教育等活动。如莆田电大开展终身教育进社区、进农村、进军营、进企业、进学校“五进”工程,仅培训企业人员就超过1100名,尤其是通过建立军人分校,招收403名部队学员,开展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职业证书认证为一体的“三合一”教育培训,很受部队官兵欢迎。

  铺设农村致富路

  “‘一村一名大学生’,使我有机会在阔别学校10年后,重新走进课堂。电大开设的课程很实用,一学就用得上。”福建电大梅山学院“一村一名大学生”学员张金泽深有感触地说。今年47岁的张金泽,现任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委会主任、南安市人大代表、村办企业法人代表。他将每一学科所学到的知识活用到工作上:合理规划用地,工业区用地增加两倍,今年全村向国家上缴税收超过1000万元,他也因此被泉州市政府授予“老区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学习了法律法规让他妥善处理每一起工伤事故,被泉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评为“劳动仲裁先进工作者”,他提出的陶瓷工业基地建设意见,被纳入南安市“十一五”计划。

  20074月,省委组织部、教育厅决定依托福建电大组织实施全省农村“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根据这一规划,从2007年至2012年,每年将为基层农村培养2000名,五年培养10000名农民大学生。具有高中毕业(含职高、中专、技校)的村干部、村后备干部和农村青年均可接受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同时,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六大员”,以及乡镇企业骨干、科技致富能手参加学习。“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项目受到了基层干部、农民普遍欢迎,至今年上半年,开设涉农专业7个,在校农民大学生2195名。

  今年37岁的浦城县古楼乡农家女子毛建红高中毕业后外出打工,2000年回乡创业,当上古楼乡中溏村村支书。当上村官后,她倍感缺乏专长、带领群众致富点子不够的压力,当她了解到福建电大开放教育在浦城县设点,她立即报名并选择了园艺专科专业,2003年毕业后又报考法学本科,顺利拿到了文凭。知识给了她创业的胆魄与力量,近年来,毛建红先后担任过古楼乡三个偏远老区村的村支书,同时,她还先后创办三家企业。仅去年,她的企业就创产值3000多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及下岗职工260多人,成为带动当地百姓致富的领头羊。她也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20多项荣誉。

  在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计划方面,福建各级电大主动作为、积极介入。邵武电大开设了家政服务、烹饪、美容美发、创业、纺纱、竹木制加工、化工等用工培训,先后在19个乡镇和企业举办了7期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班,培训农村劳动力达4657人次,转移农村劳动力4451人,实现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地培训就地上岗。

  “把农村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雄厚的人才资源,不仅是服务海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福建电大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村远程教育,扩大开放、向下延伸的需要。”福建电大校长叶文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大系统将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实施教学过程,保证教学质量,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地方特色的关系,特别是要结合不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做好专业和课程模式的设计,做好教学资源的配置,真正让学者学有所成、学有所用,把它真正办成受农民欢迎的支农、惠农的好项目。(黄敏希 付丽宁)(福建日报 2009828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