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浙江:农民当上宣讲员
“新时代,不能还有老思想。比如一根稻草,乱丢是垃圾,可做成绳子后,绑在青菜上是菜价,那绑在螃蟹上呢?”讲话人名叫金鸣宏,是浙江省长兴县丰溢苗木公司的老板。开头还有些紧张,可越讲越顺,朴实风趣的语言,听得大伙个个入神。
伴随着新年第一波冷空气袭来,在长兴县林城镇永丰村的会议室里,60多个位置座无虚席,很是热闹。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形式新颖又接地气的交流会,专门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台上4名宣讲员,都是浙江广播电视大学长兴学院的农民大学生。
金鸣宏是邻村人,在当地小有名气,说起他的商业头脑,人人竖起大拇指。上世纪80年代,金鸣宏骑着自行车进城,从油漆工起步,十多年后,竟开着奔驰回老家,做起了苗木生意,同样赚得盆满钵满。长兴县是全国著名的花木之乡,这不,老金分享起了他的致富经。
“众所周知,这几年,苗木产业出现了瓶颈,有农户开始动摇观望,甚至毁树复耕。当下,亟须合理评估市场行情,这关乎到千家万户的钱袋子。根据多年经验,我认为,要继续主打香樟,重视精品发展,遏制低价收购。”金鸣宏说。
看到大伙儿听得认真,金鸣宏继而讲到,党的十九大提到了建设美丽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就像春风吹进了农村大地,“我的内心也更踏实了,大家千万不要对农业失去信心,现在政策环境那么好,只要种出来的是精品,就不怕没市场。”
金鸣宏讲的是个人创业,而另一位宣讲员——“东道主”永丰村的党支部书记邹月红,则讲的是村集体经济如何壮大,这是他反复学习十九大报告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永丰是个纯农业村,有3000多亩耕地,过去集体经济一直很薄弱,这几年,通过鱼塘改造、土地流转等才稍有起色。
“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得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要说到做到。”邹月红告诉大家,村“两委”已有了初步计划:除了继续抓特色水产养殖、抓土地流转规模,还要抓本土大米的品质化、品牌化,“去年10月,我们还去了安徽、金华,考察覆盆子、柑橘新品种等,未来也不妨多些探索。”
记者了解到,这次交流会是浙江电大系统农民大学生“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户”十九大精神宣讲活动的其中一场,目前此类宣讲活动已举办30余场:
丽水电大组织“翻转课堂”,由农民大学生返校给老师们宣讲;
衢州电大利用“掌上课堂”直播,引千余名学员同步观看;
湖州电大计划组建宣讲团并开展培训,在全市范围内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两山”重要思想;
天台电大举办创业论坛,激发群众创业创新热情。( 2018-01-20农民日报 作者:相海珠 朱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