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鞍山日报】耕耘三十载 硕果压枝低——鞍山电大发展纪实
(发布日期:2009/09/21 ) 浏览次数:
鞍山日报 9月19日 报道 再过几天,鞍山广播电视大学秋季班将迎来400余名新学员。从1979年鞍山电大成立至今,30年来,共培养本专科学历毕业生35351名,进行非学历培训近16万人次。近几年,鞍山电大在办学模式上与时俱进,不断改善教学手段和方式,大力推进远程教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市的高等教育向大众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1979年,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辽宁广播电视大学鞍山工作站应运而生。当时学校仅有7名工作人员,经全国统一考试,招收职工学员1038人,设立了31个教学班。 1984年3月3日 ,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鞍山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鞍山电大从此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从2000年起,鞍山电大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单位,开始了全面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网上教学环境和协作学习平台、网上教学平台,网上教学考核、协作学习考核和平时作业考核的“123”教学模式。2003年10月,辽宁省第一个奥鹏学习中心——鞍山广播电视大学奥鹏学习中心成立后,鞍山电大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几十所全国著名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面向社会、企业、基层、农村,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几年来,在中央电大奥鹏中心提供的学历教育和文化休闲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鞍山电大通过购买、自建、交流和下载等途径,使“中心”拥有了4TB的50多个专业800多门课程的优质学历教育资源和80GB的信息技能、实用技术、家政、商务礼仪、保健养生等26大类800多讲的非学历教育资源。
办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离不开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近几年,鞍山电大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学校的教育软实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鞍山电大始终坚持人性化原则,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在学习方面,学校鼓励教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保证了教师队伍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工作方面,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校内外的观摩学习,鼓励他们参加教学实践,并做到一专多能,对优秀教师予以大力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继续深造和科研的积极性。
学校的引导与支持,让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由电大教师撰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创新教学与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题的研究报告》两篇论文获得了省电大科研课题成果优秀奖;青年教师梁玉忠副教授总结出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四步教学法”在省电大系统做了经验介绍,并荣获全国电大系统首届“0DE网上教学金奖”,全国获得此奖项的市级电大教师仅有两名;青年讲师陈卓《统计学原理》课的“合理定位,勇于探索”教学法荣获了辽宁电大的首届“教学创新奖”。截至目前,鞍山电大教职工在省级以上理论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有50篇。
如今,鞍山电大已发展到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150余人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田畅)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1979年,为解决改革开放初期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辽宁广播电视大学鞍山工作站应运而生。当时学校仅有7名工作人员,经全国统一考试,招收职工学员1038人,设立了31个教学班。 1984年3月3日 ,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鞍山广播电视大学正式成立,鞍山电大从此进入了繁荣发展时期。
从2000年起,鞍山电大成为“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单位,开始了全面开放教育教学工作,形成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网上教学环境和协作学习平台、网上教学平台,网上教学考核、协作学习考核和平时作业考核的“123”教学模式。2003年10月,辽宁省第一个奥鹏学习中心——鞍山广播电视大学奥鹏学习中心成立后,鞍山电大的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发展突飞猛进,先后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几十所全国著名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面向社会、企业、基层、农村,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办学。几年来,在中央电大奥鹏中心提供的学历教育和文化休闲类教育资源的基础上,鞍山电大通过购买、自建、交流和下载等途径,使“中心”拥有了4TB的50多个专业800多门课程的优质学历教育资源和80GB的信息技能、实用技术、家政、商务礼仪、保健养生等26大类800多讲的非学历教育资源。
办高质量的现代远程教育,离不开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近几年,鞍山电大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师资水平,增强学校的教育软实力。在教师队伍建设中,鞍山电大始终坚持人性化原则,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条件。在学习方面,学校鼓励教工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保证了教师队伍在信息时代知识的及时更新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工作方面,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进行校内外的观摩学习,鼓励他们参加教学实践,并做到一专多能,对优秀教师予以大力表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继续深造和科研的积极性。
学校的引导与支持,让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由电大教师撰写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创新教学与模式的研究与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课题的研究报告》两篇论文获得了省电大科研课题成果优秀奖;青年教师梁玉忠副教授总结出的《西方经济学》课程网络“四步教学法”在省电大系统做了经验介绍,并荣获全国电大系统首届“0DE网上教学金奖”,全国获得此奖项的市级电大教师仅有两名;青年讲师陈卓《统计学原理》课的“合理定位,勇于探索”教学法荣获了辽宁电大的首届“教学创新奖”。截至目前,鞍山电大教职工在省级以上理论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有50篇。
如今,鞍山电大已发展到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150余人专兼职教师队伍,为现代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保证。(田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