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成都日报】社区大学为电大发展开创新天地
(发布日期:2010/03/15 ) 浏览次数:
成都日报 3月12日 报道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是对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功能的新要求和新定位。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市委、市政府决定依托成都广播电视大学举办成都社区大学,这是对成都广播电视大学作为中心城市电大功能的重新定位,为成都广播电视大学的事业发展开启了一个新天地。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成都社区大学)党委书记陈雄认为,我市已经确定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作为市属高校必然应当为此做出贡献。成都社区大学将着力提升市民素质,通过对各种类型和层次市民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城市品位。
陈雄认为,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上,社区教育工作中至少可以找到三个支撑点:一是四级社区教育办学的组织架构,以及1175所村社区教学点(工作站)的各类办学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中包括“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这三个方面,而“教育均衡”自然是包含在“社会公正”这一命题下的诸多内容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四级办学机构的统筹运作,将丰富、优质、贴近老百姓需求的学习资源送到广袤的农村,让农村享有与城市人同等的教育资源;二是为我市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的支撑,在这方面,比如在社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随着我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主导产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战略选择。成都社区大学将加大职业培训的“含金量”,通过开设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的专业课程,把职业培训与产业升级,以及带动致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三是对我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文化的提炼和创新,在这方面,离不开现有的社区文化的支撑。近10年来,我市各级社区管理干部和各级社区学校对社区文化的发掘、提炼和整合,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社区文化的表达形式、运行模式、实现路径上不断探索总结,依托山水、天地、人文和地域产品,培育地域文化,而这正是为田园城市的文化奠定了基础。
在陈雄的心目中,成都社区大学将致力于打造我市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市民学习的“广场”,职业培训的“超市”,并成为优质教育资源集成高地,且铸造聚焦重点、关注民生的职业培训和就业链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培训项目,最终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教育理想。他说,今后市民不仅可以方便地到“身边的大学”接受培训,还可以登录成都社区大学的网站享受“空中阅读”。尤其是对于处于我市第二三圈层教育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来说,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将优质、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广大农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手中,使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直通车”,接受各类教育培训的“传输线”,传播精神文明的“播种机”,使社区教育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陈雄表示,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将有信心和决心不负市委、市政府重托,不负社会期待,努力办好成都社区大学,服务城乡统筹和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促使我市社区文化建设朝着“一区一品牌,一街一景观,一居一中心”的格局发展,进一步探寻社区大学深层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社区大学的功能和作用,积极为成都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贡献,为最终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教育愿景而不懈努力。
他表示,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将“举全校之力,集统筹之慧,融田园城市文化之魂”,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地开展、探索和创新我市的社区教育工作。据了解,成都社区大学已经投入资金开展了网络平台和资源库建设,形成了3T容量,时间长达16万分钟的教学节目,25个大类的终身教育资源体量和资源数字化管理、在线点播能力;打造了300多门课程的培训项目手册和4个板块的本土特色课程;广邀社会名流、能工巧匠和行业专家组成了特聘师资专家库;开展了全市社区教育干部培训、全市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为下一阶段开展不同层次和多种主题培训积累了经验。(周波)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
成都广播电视大学(成都社区大学)党委书记陈雄认为,我市已经确定了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作为市属高校必然应当为此做出贡献。成都社区大学将着力提升市民素质,通过对各种类型和层次市民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进而提升城市品位。
陈雄认为,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目标上,社区教育工作中至少可以找到三个支撑点:一是四级社区教育办学的组织架构,以及1175所村社区教学点(工作站)的各类办学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坚实基础,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中包括“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这三个方面,而“教育均衡”自然是包含在“社会公正”这一命题下的诸多内容之一。要实现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四级办学机构的统筹运作,将丰富、优质、贴近老百姓需求的学习资源送到广袤的农村,让农村享有与城市人同等的教育资源;二是为我市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本的支撑,在这方面,比如在社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随着我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定位,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主导产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战略选择。成都社区大学将加大职业培训的“含金量”,通过开设紧跟科技和产业发展前沿的专业课程,把职业培训与产业升级,以及带动致富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三是对我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文化的提炼和创新,在这方面,离不开现有的社区文化的支撑。近10年来,我市各级社区管理干部和各级社区学校对社区文化的发掘、提炼和整合,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社区文化的表达形式、运行模式、实现路径上不断探索总结,依托山水、天地、人文和地域产品,培育地域文化,而这正是为田园城市的文化奠定了基础。
在陈雄的心目中,成都社区大学将致力于打造我市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市民学习的“广场”,职业培训的“超市”,并成为优质教育资源集成高地,且铸造聚焦重点、关注民生的职业培训和就业链条,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培训项目,最终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教育理想。他说,今后市民不仅可以方便地到“身边的大学”接受培训,还可以登录成都社区大学的网站享受“空中阅读”。尤其是对于处于我市第二三圈层教育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来说,将利用远程教育的优势,将优质、丰富的各类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送到广大农村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手中,使远程教育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群众了解党和国家政策的“直通车”,接受各类教育培训的“传输线”,传播精神文明的“播种机”,使社区教育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跃上新的台阶。
陈雄表示,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将有信心和决心不负市委、市政府重托,不负社会期待,努力办好成都社区大学,服务城乡统筹和学习型城市的创建,促使我市社区文化建设朝着“一区一品牌,一街一景观,一居一中心”的格局发展,进一步探寻社区大学深层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社区大学的功能和作用,积极为成都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作出贡献,为最终实现“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终身教育愿景而不懈努力。
他表示,成都广播电视大学将“举全校之力,集统筹之慧,融田园城市文化之魂”,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地开展、探索和创新我市的社区教育工作。据了解,成都社区大学已经投入资金开展了网络平台和资源库建设,形成了3T容量,时间长达16万分钟的教学节目,25个大类的终身教育资源体量和资源数字化管理、在线点播能力;打造了300多门课程的培训项目手册和4个板块的本土特色课程;广邀社会名流、能工巧匠和行业专家组成了特聘师资专家库;开展了全市社区教育干部培训、全市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为下一阶段开展不同层次和多种主题培训积累了经验。(周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