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个个都是电大生——活跃在社区的“男居委会主任”(图)
“男居委会主任”在检查居民的防盗门。
江门日报12月12日报道 一提起居委会主任,多数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大妈的形象来,但在江海区江南街道办事处属下的社区,却有8位年轻的“男居委会主任”——虽然他们只是居委会的委员,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他们是“居委会主任”。
调解纠纷须眉不让巾帼
常言道,“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社区服务,调解居民纠纷可是居委会的份内事,而这些“男居委会主任”干起这活来,是一点也不让“红颜”。江翠社区的芦景天,年纪虽然不大,但是,对于调解工作,他一点都不含糊。今年的4月份,该社区一家发廊的老板,把小车停在路边,阻挡了附近住户的出入,一位居民就与他争吵起来,后来,这位居民还向他的车泼了水,双方闹到社区。芦景天首先耐心地听取事情的经过,然后,请他们冷静下心来,各自反省自己的不是,劝他们多为对方着想。通过耐心的调解,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一场冒火的纠纷就这样让芦景天扑灭了。
同样,竹苑社区的陈载庆也是负责调解工作的。他说,他的工作主要是化干戈为玉帛。一次,该社区的两位居民将7楼的阳台改建成厨房,产生异味,6楼的住户对此很不满意。于是,双方从争吵发展到动起手来。事情闹到社区,陈载庆在听取双方的意见后,对他们一次又一次做思想工作。最终,陈载庆约请了办事处的司法所和吵架的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让双方握手言和。
记者问芦景天,当初选择在社区工作,有没有思想压力?一个大男人天天干些婆婆妈妈的小事,有没有厌烦?他略为想了一下说:“压力还是有,毕竟世俗的偏见仍然存在,但是,我比较喜欢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而且,自己现在还年轻,在基层锻炼可使自己成长更快。”
嘘寒问暖男儿心也细
在社区,负责卫生这条线,是十分烦琐的事情。竹苑社区的陈载庆对记者说,这是社区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不过,虽然麻烦,但问题解决后,就会觉得很高兴。他记得,今年11月份,该社区一幢居民楼的下水管道淤塞,造成粪水外流,臭气熏天。由于环卫部门不负责化粪池之外的管道淤塞问题,这就需要住户自己掏钱维修。陈载庆一边立即联系修整单位,一边张贴告示,通知居民集资。晚上,他一家一户地上门去收钱。有的住户,他去了几次才收齐钱。碰到脸色不好看的,他也不恼,耐心地向他们解释。
新中社区,是一个新老区结合的社区,居住着一些老人和困难的居民,这就需要要负责民政方面的陈志涛勤上门去看望他们,帮助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他对记者说,刚开始上门时,一些老人都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他,以为他是冒充的,不相信有男的“居委会主任”。后来,陈志涛上门的次数多了,大家熟悉了,一些老人还亲切地叫他“涛仔”。
在该社区负责治安工作的伍雄波说,治安工作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安全。今年6-7月,该社区有一帮人经常出入一个单元,神神秘秘的样子。他假装行人,经常在这个单元附近观察,终于了解到他们是一帮传销人员。于是,社区与公安等有关部门,迅速端掉了这个传销的窝点,净化了社区的治安。
本来,记者的计划是,要与这8位“男居委会主任”都聊一聊,但由于种种的原因,没有见到蓬苑社区的梁超然、桥南社区的郭昌文、中沙社区的梁沃聪和江翠社区的林家荣。据了解,他们都是最近两年从部队退伍,来到江南街道办事处工作的,年纪在22-26岁之间。这8位“男居委会主任”勤奋好学,都在江门电大读书,有的已成为社区的副主任、党支部委员,参加了“十、百、千工程”。不少居委会的女工作人员说,自从有“男居委会主任”加入社区居委会后,社区的气氛活泼了,工作起来也方便多了,尤其是晚上上门查访,有他们陪同,比以前安全得多。(《江门日报》 陈焕彬 通讯员 何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