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通过广播电视大学在职教育提升自己,获取职场核心竞争力
南方都市报报道11月24日下午,深圳广播电视大学2013年秋季毕业典礼在罗湖举行。会上,学校负责人透露,多名学员通过短期的专业进修和学习深造,竟然迅速地摆脱了低薪命运,从薪水到职业体面度都达到了白领标准。因此,分享成功经验也成为了当天的重要环节。在升学通道日趋丰富、多元的当下,学历含金量与高校教育相较,始终存在天然劣势的在职教育,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价值?如何让在职培训的知识和内容与当今职场高效对接?这些问题的探讨,比一场毕业典礼的意义更深远。
以冷门专业方向为突破口,培养职场核心竞争力
一个学历不高的人如何通过在职教育培训,跻身白领行列?信息工程系11级(春)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学生任建福透露,由于学历劣势,他原来只能在一个规模较小的公司做微不足道、薪水低廉的“打杂”工作,但经过电大进修后,他现在已经是一个中型房地产公司负责工程预算的专业人员,薪水待遇亦比原来翻了一番。
“事实上,在进入电大学习之前,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工程预算管理’,报读了土木工程专业并了解其内部细分领域后,我突然发现,‘预算管理’这个专业方向很符合我现在的知识结构和性格特点,于是在这个领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工程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热门的专业方向,但也正因为其“冷门”,所以参与竞争的人数基数较少,在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几率也就更大。弃“热门”而求“冷门”,已经成为不少“蓝领”升级“金领”的突围之路。
2011春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袁青青也有其独特的“突围经”。“我虽然在培训机构做对外汉语辅导,但我发现公司的财务也需要人手,于是就多学了一门会计课程。”与其他专注于一个行业深耕细研的同学不同,袁青青更多是拓展自己能力的广度,与企业的岗位需要相呼应,这种“宽泛”也成为一种立足职场的核心竞争力。
现代职场人的知识结构,“一专多能”恐怕还不够
在资深人力资源总监陈华武看来,现代都市行业、产业升级步伐迅猛,职业教育需顺应潮流:“在传统的热门行业之内,也出现了许多‘冷门分支’,譬如土木工程中的‘工程预算管理’,是将土木、财务、管理等多种边缘知识糅合在一起的综合性、技术性领域……而随着技术和行业的进步,企业内部职能不仅会出现‘细分倾向’,可能还会出现学科交叉和融合,而这些新生的交叉岗位、边缘岗位又可能催生大量的人才需求,在职教育应当迎合这种趋势。”
产业、行业升级也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去,我们说一个优质的知识结构是‘一专多能’,但现代职场恐怕不仅要求‘一专’,恐怕还要列出‘主专’、‘次专’的排列顺序,把自己的综合能力交叉运用于各个岗位上。”陈华武补充。(记者 周正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