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台州晚报】回忆天台首届广播电视学员生活:跟着电视上大学-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台州晚报】回忆天台首届广播电视学员生活:跟着电视上大学

    最近,笔者打开报纸,《高考“不宜录取”政策的回忆》标题映入了眼帘,这篇文章说的是1958年至1965年八年中高校招生执行“不宜录取”的政策。当时招生时先看政审(并非个人表现而是学生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结论,再看考试成绩。

   这个政策将一些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国,但家庭身份、社会关系不好的学生拦在了大学校门之外。笔者毕业于1965年的天台中学,对此深有感触。高中三年,笔者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非常珍惜能进天台中学读高中的机会,刻苦攻读数、理、化,但由于“高考不宜录取”的政策最终难圆大学梦。

上电大时我35岁

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高等教育,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除了招收全日制大学外,还于1979年开始创办了电视大学。在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采取学分制,对有志于大学学习者实行宽进严出,进入电视大学的学员每学期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全国统一命题,统一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电视大学多年来培养了改革开放各方面急需的诸多人才。

   记得当时的天台电大工作站还没有教室,只得暂借当年的城关一小一个较大的课室。由于报名学习的人很多,100多位来自不同阶层的学员挤满了教室,上课时,窗户外、教室门口也站满了人。参加电大学习必须半脱产,有的单位条件好,领导支持可以半脱产或全脱产带薪学习,有的单位没有条件,就不能脱产带薪学习,像我本人当时在镇办鞋革厂修理店工作,只能半天上课,半天工作。我当时已经35岁,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记得那时每天早上起床后都面临激烈的思想斗争:今天去电大听课还是为了维持家人生活去修理店上班领取计件工资养家糊口?我的妻子对我读电大不仅没有抱怨,反而鼓励我说:“一个人的一生大多能活70岁,今天能有机会进电大学习,学得大学知识,后半生肯定是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一个人担当起三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还偷偷去镇办绣花厂绣花挣钱,补贴家用。

把青年时代

想读大学的理想找回来

   一名35岁大龄的电大学生,学习是艰苦的。

   记得一个严寒的冬夜,为一个个难解的高等数学题而彻夜苦战。当时的电大课室设在天中,值班巡夜的天中教导主任姜式志老师看到我学习的情景,感慨地对我说:“现在的高中学生能像你们这样刻苦学习就好了。”有的人取笑我:“三年不赶考,考场出青草,30多岁了还读什么大学?这种藏在电视机里的老师教出的大学生有用吗?”但我很冷静,学习动机只有一个,“把青年时代想读大学的理想和憧憬找回来”。

   那时,天台中学的校长李子良在我毕业时把我叫到校长室,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知识能够改变你的命运。”电大的英语辅导老师朱德弦在英语考试后问我:“你读电大到底是图个啥?”我想:我就是想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这个动力驱使我将高中毕业14年后遗忘的英语复习记忆如前。记得高等数学的辅导老师施仁设对我第一次参加电大全国统一期末考试,考得天台最高分68分而赞叹不已。因为当年的第一次高等数学考试学员基本上都不及格而要补考,可我的家庭条件不能脱产学习,高等数学却能考及格,简直是个奇迹。记得为学好学科中最难的“电路分析基础”,多次写挂号信向中央电大授课的李教授请教,每次收到教授的亲笔回信与同学传阅分享后欣喜若狂的情景。

最终毕业的只有6名学员

   电大采取全国统一大专教材,通过电视广播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请全国有名的教授上课为主,由当地教育局和电大工作站聘请名 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方法。

   记得当时天台电大工作站是请施仁设先生辅导数学,陈定志先生辅导物理,许尚迪先生辅导化学,朱德弦先生辅导英语的。当时的学习条件虽然简陋,但考试制度却十分严格:每年试卷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考试后由地区电大统一改卷,形式如同每年高考。历经三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天台学员经过淘汰,最终毕业的只有6名学员。

把学到的电大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笔者毕业后,在电大85届毕业的陈墉、李建国、刘爱国等校友推荐下,承包县旅游局已经倒闭的“天台山旅游品经理部”。试着把学到的电大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多年经商中,我认为高等数学微积分的精华是“变量”,要“变”得快,高等数学思想指导在商品流通实际中即要“转”得快;根据天台经济不发达的实际,老百姓生活挣扎在求温饱的现状,就应该在销售时采取薄利多销、勤进快销的经营策略。旅游品经理部没有优秀的营销人员怎么办?我就仿效高校招生办法用公开考试招聘人才。旅游品经理部只有库存2万元死货,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我就打广告,亏本抛售卖出去。

   作为“几何级数的始项”,人家卖一台电视机赚200元,我卖一台赚100元,人家卖一辆自行车赚50元,我卖一辆赚20元,为了周转资金,盘活成本,甚至保本加运费不赚一分钱也卖。用“微积分”的思想指导经营,积累资金。我牢记电大校友陈墉、李建国“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赠言。商品出售后,关注售后服务。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地处老县府对面的天台山旅游品经理部死而复生,一年工夫就扭亏为盈,三年上缴国家税利数万元。当时,我经营的天台山旅游品经理部还被评为旅游局系统先进单位,商店的美誉度、知名度直线上升。“天台山旅游品经理部”成为天台商界的一颗新星。我本人也被评为旅游局先进工作者。“天台山旅游品经理部”则被县政府命名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8年商店转制后,与上海永久公司联营,更名为“永久自行车天台县特约经销店”。近年来,商店主营国家免检产品绿源电动车、永久自行车,商店以诚信为本、讲究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步上了稳步健康发展的大道。我作为一名电大毕业生终于以自己的努力改变了“旅游品经理部”商店的形象,也改变了家庭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现在我的子女在我的影响下都很敬业,两个大专毕业自己经商创业,他们秉承父辈重服务、讲信用、耐心细致的家风,已成为天台县名符其实的商店经理,另两名子女在单位上班,其中老三因工作出色,已被提拔到管理岗位并且成为中共党员。

   抚今追昔,电大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电大是培养人才的摇篮。

   衷心感谢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他在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举办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使我能通过远程教育享受到一流的师资,学习到一流的教学内容,让我在35岁真正圆了大学梦。

   一转眼,我在电大毕业已经26年了,饮水思源念母校,勤奋求实是根基,我衷心感谢电大。我要认真做人,回报社会,来报答我的母校,我的恩师!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