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南国早报】广西北海市电大把大学办到出口加工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南国早报】广西北海市电大把大学办到出口加工区

  南国早报 725 报道 广西北部湾的开放开发给人们思想带来了改变,在北海加工区内,工人“上大学”已成为一种时尚。

  工人流行“上大学” 上学学费分期付

   719 ,在北海出口加工区工作的王月霞像往常一样按时来到园区,可她不是来上班,而是来上学。几年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让很多人的生活和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驻北部湾的企业越来越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忙着“充电”。在北海出口加工区,工人开始流行“上大学”,最新鲜的是他们还成了学费的“月供族”。

  园区内流行“上大学”

  当日上午9时许,王月霞进入园区内的网络教室,拿出北海电大的本科课本,准备上课。这时班上的十几名“同学”——来自园区内不同企业的工人,笑着跟她打招呼。教室内,一台大电视给他们上课,十几台电脑供他们在业余时间上网。

  这是北海电大在园区内设立的一个大专、本科学历教育教学点,园区内的工人利用晚上和周日不做工的时间上课。而且每年的学费按月付,王月霞的本科专业每个月只需178元。她说:“如果上大专,每个月的学费更少,工人完全可以自己支付,年终还有奖学金,不会有负担。”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以后,像王月霞这样“半工半读”的工人越来越多。她所在的企业就有十几名一线工人报了大专班。北海出口加工区招商局副局长杨智军说,整个园区内,一线工人报大专班的已有352人,虽然生产线上的工人大多是做技术活,可报名的人还是很多,“保不准谁以后当上领导用得到这些知识呢”。

  企业发展促工人主动“充电”

  王月霞2008年大专毕业,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进入园区一个企业,很快便得到大家的认可,负责企业人才系统的管理工作。大家都在私底下说“像王月霞那样有点文化该多好,以后的生活就能更好一些。”可她却觉得,虽然商务英语出身的大专文凭让她在企业里有些优势,可在企业管理中常遇到的一些工人保险、管理等问题她应对起来很不顺手,“我得充电才行”。

  听说园区内有可以继续上学的教学点,王月霞便想选个行政管理的专业,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工作。可是她的父母却觉得,自家的姑娘好不容易才有一天可以休息,如果还要去上学的话既不能睡懒觉,又得一大早还要往厂子里赶,老俩口心里不太乐意,但姑娘自己要读书,他们想拦也拦不住。

  “家乡的变化如此快,不充电根本跟不上发展要求。”王月霞说,她想清楚自己缺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所以就与几个同事一起报了名,做起了“月供族”。

  杨智军说,北部湾开放开发了,企业对工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人如果不学好本领,就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所以,他们在2007年底就设置了教学点。

  “上大学”给了工人归属感

  对王月霞来说,能继续深造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既对自己的工作起到指导作用,又能认识其他企业的人。一年读下来,她很得意地告诉记者:“现在工人问我保险怎么买,有什么作用,我可以很清楚地告诉他们,还知道保险对一个企业和工人的作用。”

  刚进园区工作不久的一名生产工人说,很多工友每月要往外掏100多元学费,每周日还要早起去上课,他们回来以后老是讲些大家从未听过的“知识”,这让他觉得很羡慕,“下学期我也要报名上学”。

  王月霞身边的一个同事说:“以前王月霞很胆小,刚来时,一说话就脸红,可现在她是我们的文艺骨干,工作比以前有条理得多。”

  对此,杨智军觉得很欣慰:让工人参加再教育,不仅让员工学本事,让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还大大减少了员工的流失量,让他们可以有一种归属感,抓住员工的心。(李建超)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