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庆祝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建校25周年:自强不息谱华章
金秋十月,古城西安天高气爽,风光秀丽,座落在市南郊含光北路的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正沉浸在喜庆建校25周年的一片花海歌潮之中。昔日的创业,今日的辉煌,奋斗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都写在几代电大人自强不息的脸上。人们为电大教育的巨大成就而庆贺,三秦大地,这个庞大的教育系统共同演奏着发展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优美乐章。
一、开放办学,成功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系统教育网络
广播电视大学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一所新型学校,我省电大更是众多高校中一枝绚丽的奇葩。作为一所公立大学,省电大隶属省人民政府,由省教育厅主管,业务上接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指导。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从一九七九年创办开始,电大就确立了由行业系统与地方政府“条”、“块”结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设点办学的系统网络格局。经过25年的发展,电大以开放办学凸显优势,在开放招生、免试入学、实行完全学分制管理的同时,尤以教育资源的开放为特色,利用远程网上教学的优势,送教上门,吸引着广大莘莘学子来校学习。目前,这个系统不断健全、完善,现已在西安和9个地级市建立了10所电大分校,在省级厅局和行业系统建立了50多个电大工作站,在70多个县(市)和近100个大型企业建立了电大工作站和辅导站,有600多个教学班(点)遍布全省各地,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城乡的办学系统和远程教育网络。
在建立系统网络的同时,电大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开设的专业科类迅速增加,现已成为我省学科齐全、在校生人数最多的一所巨型大学。目前,学校开设有开放教育经济、法学、教育、文学、理学、工学、管理等七个学科15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普通及成人高等教育经济、法学、教育、文学、历史、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等10大学科24类130多个专科专业以及中专教育40多个专业。各种学历教育在校生已达9.56万人,累计为我省培养本、专科毕业生14.5万余名,培养中专毕业生3.2万名。另外,电大还积极开展多学科的专业证书教育、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各种非学历教育累计培训结业25万余人。电大教育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远程教育的主力军。
二、发挥优势,奋力抢占现代远程教育的制高点
电大创业者在办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电大教育腾飞的优势,在于办学的开放性和教学的现代化。这是推动电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核心命题。
为了加快开放办学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多年来,电大的教职员工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九六年,电大试办起了“注册试听生”教育,开始实行有条件的免试入学;九九年,开放的步伐再一次加大,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全面启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至此,电大有了本科教育,实行了招生、教学、管理的全开放。学生免试入学、自主选课,教学通过广播、电视、卫星和计算机互联网等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授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安排学习时间,就地就近上网学习,接受全新理念下的现代远程教学服务。随着试点的开展,电大教育进入了又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为了加快发展,陕西电大党委带领全校教职员工,一心一意抓建设,顽强拼搏促发展,奋力抢占现代远程教育的制高点。按照事业发展的需要,全省各级电大集中财力办大事。五年多来,先后投入上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创建基于计算机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广泛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省内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网络体系。在这个教学网络体系上,省校建有主干千兆、百兆交换到桌面、具有独立域名的互联网站和远程教学平台,建有双向视频教学系统、VOD视频点播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图书馆及中文期刊数据库。各电大分校均建有传输速率在百兆以上的校园网和独立网站,以及与省校连通的双向视频教学系统,使用了远程教学平台和教务管理系统。办学单位均建立了计算机校园网、KU波段数字卫星接收系统、IP/VBI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安装、使用了远程教学平台和教务管理系统。各级电大校内的多媒体教室、电子(视听)阅览室、语音室以及计算机实验室,按照教学需要在2000年以前已全部建成。全省电大“天网地网结合、三级平台互动”的远程网络教学环境已经形成。今年,省校又一次加大投入,提升教学设施现代化水平,建成了由省校直接幅射30个教学点,各点之间可同步双向交互,上百个教学点可同步收视的远程视频教学系统。
在建成现代远程教学授课系统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应用。几年来,以省校教师为骨干,吸收基层电大教师及普通高校教师,通过自建、合作共建等途径,先后建设、整合了500多门课程的网上动态资源、课件或录像资源,通过省电大的教学平台提供给学生随时上网学习。全省各级电大运用多媒体资源开展教学已成为电大教学的主要方式。
三、特色兴校,以丰硕的成果饮誉三秦大
陕西是一个高教大省。在普通高校林立,民办高校迅猛发展,高校生源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广播电视大学能始终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其成功的奥秘在于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电大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办学,既举办成人专科教育,又举办普通专科教育,尤其以坚持按需办学,创办特色专业见长。学校从创办伊始就十分重视按照社会需要设置专业。八十年代,广播电视大学为了适应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广泛需求,及时开设了理工科、文科和财经、管理学科一大批特色专业;为了适应当时在岗党政干部继续深造,提高学历层次的迫切需要,开设了党政干部专修科;为了解决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教师及医疗卫生人员严重匮乏的问题,开设了师范类专业和医科类专业;另外,还为广播电视系统开设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专业,为公安系统开设了公安管理专业。九十年代以来,电大的专业设置更加灵活,按需办学的特点更为突出。学校每年制订招生计划,都建立在基层办学单位按需培养和认真进行生源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电大举办的各类专业,都颇受社会欢迎。由于坚持按需办学;电大为基层培养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型人才。在航空、电子、兵工等国防工业系统的许多大中型企业中,处处都能见到电大毕业生的身影;在工商银行系统,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职员中,电大毕业生达到了35%;在广播电视系统、省、市、县电台、电视台的大批业务骨干都是电大毕业生;在陕南、陕北的中小学教师中,电大毕业生更是处处皆是。尤其在榆林,在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学教师中,有一半都是电大毕业生……。电大为社会,尤其是为基层培养的大批人才,优化了基层的人才结构,解决了一线人才紧缺的问题,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九十年代末,是广播电视大学继往开来的又一个新的起点。九九年,按照教育部的部署,广播电视大学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研究项目,从此,电大以全新的教育理念,极具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式以及远程教育主力军的雄强阵容,奋进在中国远程教育的最前列。短短五年的时间,开放教育试点为电大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学校实现了教学设施现代化,办学规模连续翻番。目前,仅开放教育本、专科在校生就已达到8万余名。为了搞好试点,各级电大积极开展试点项目研究,在探索和构建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人员出版学术专著30余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00余篇,在国际和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宣读和交流论文20余篇,获得全国和省级学术组织奖励60余项。教学科研成果在指导电大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四、自强不息,为创建一流开放大学展翅高飞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电大人二十五年的艰苦创业,一路风雨一路歌,终于迎来了今日事业的辉煌。由于学校工作业绩突出,一九九八年,陕西电大被教育部电教办评为“全国电化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一九九九年被教育部电教办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评为“全国电大教学工作先进学校”,同年,又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民主管理先进单位”;2002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对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中期评估,并获得较高评价,校党委书记、校长冀鼎全被中共陕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3年,学校在文明校园创建中再接再厉,取得优异成绩,被省委教育工委评为“文明校园”。电大教育受到了上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寻求学校发展路子的艰难探索中,电大的创业者们十分重视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发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成功经验,校领导先后外出考察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伊朗、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远程开放教育,选派专业教师赴英国开放大学进修学习国外远程教育的先进技术,学校还接待了来自英国开放大学、日本放送大学、伊朗培亚米·诺尔大学、台湾空中大学等多所开放大学的代表团,成功举办了多次国际远程教育学术研讨会,与国内外远程教育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为促进电大教育的改革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教育发展目标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设计和规划的未来发展蓝图中,学校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服从和服务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广大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充分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远程教育社会化支持服务三大功能,努力为各类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为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化,为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学校在“十五”规划中提出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立足省情,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努力发挥电大的特点和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覆盖全省、服务基层的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坚持稳步发展学历教育,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努力扩大开放,提高质量,增强效益,办出特色,进一步把我校建成系统网络健全,办学机制灵活,具有较高规模效益、国内一流的现代远程教育开放大学,使电大成为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目前,电大的教职工们,时刻牢记“自强不息,特色兴校”的校训,正满怀信心地朝着新的发展目标迈进。他们决心在“十五”期间,认真落实《陕西省新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骨干作用,加快全省各级电大教学设施现代化建设和系统建设,努力构建全省开放教育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积极发展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把省校建成全省电大课程资源中心、教学信息传输中心、数字化图书资料中心、通用专业基础实验中心、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和师资培训中心,把各地市电大分校、县级电大工作站建成当地一流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中心和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为构建陕西终身教育体系,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陕西大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社会需要诞生了电大,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又进一步促进了电大教育的大发展,我们相信,自强不息的电大学人,将会进一步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薪火相继,再谱远程教育新的华章,电大教育的明天将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
《陕西日报》2004年10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