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浙江日报:发挥电大办学优势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浙江日报:发挥电大办学优势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近年来,浙江经济飞速发展,各项社会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省委、省政府不失时机地作出了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教育强省的决定,为全省各大高校的发展树立了方向标。

  作为浙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力量,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根据浙江实际不断调整学校定位,主动适应浙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创新办学理念,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提高教学质量。1999年,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做出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要争创全国一流”的重要批示,把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列入《浙江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和《浙江省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002020)》,从此,学校驰入了浙江教育大发展的快车道。

  教育的终身化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之本,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浙江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课题之一,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在此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建立并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学校成功构建了浙江省内最大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充分发挥了电大的系统办学特色,创新和提炼了人才培养模式,在远程开放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成绩,学校的地位也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功能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各地政府纷纷把社区教育交给电大,截至20059月,全省电大有14所市、县电大成为当地的远程教育中心,有21所市、县电大成为当地的“社区大学(学院)”,嘉兴、台州两市已经正式下文,所有的社区学习中心(学院)都依托于电大。

  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将继续发挥“六大优势”,着力推进“六大举措”,争做浙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最佳载体。

  发挥定位优势

  推进各种教育类型协调发展

  2001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育事业“十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就提出:“以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为己任的广播电视大学,始终定位于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三个层面上”,坚持四个面向——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海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这和十六大提出的“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这些年,浙江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逐步向中心城市和教育园区结集的趋势,而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预期目标,仍然给定位于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地区和海岛的广播电视大学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确立了“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作为学校工作主体的地位,也强调要走多元化经营的道路,即在做好远程开放教育这个主导产品的同时,学校充分调动有利资源,促进普通专科班、成人业余生、高职教育、电视中专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协调发展。近三年来,招生规模逐年上升,2005年开放教育共招生46674人,其中本科16587人,专科30087人,目前学校各类学历教育的在册学生数达15万人。再有,学校还拓宽各种培训路子,如积极参与各地社区教育、农村基层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培训和农村劳动力培训等,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发挥办学体制优势

  推进系统建设

  现在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龙头,包括44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的覆盖全国的世界最大的远程教育体系之一,它实行分级管理、分级办学,同时实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的“五统一”制度,可以更加灵活地结合各地实际加以发展,并使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可靠的保证。学校在开放教育试点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准入制度”,各地市县电大只有在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管理等方面达到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规定的条件,经过审核批准,才能参加试点。截至20059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共有开放教育本专科教学点84个,其中本科试点单位64,专科试点单位20个。

  学校的系统办学优势也使得县级电大在当地教育资源重组时取得了主动,保证了电大在县域高等教育中的龙头地位。在省政府的支持下,1999年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浙江电大县级基地建设若干意见的通知》,推行学院制,壮大县级电大基地。这一举措是为了防止电大在资源重组中丧失阵地和边缘化,对巩固电大的地位和完善系统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完整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系统。

  发挥教学模式优势

  完善电大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使教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教育的对象不受年龄、职业、地区等的限制,面向全社会有志于学习者,同时更重要的是注重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学校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其他教学支持服务。

  学校在开放教育试点中形成了“五要素认识链”,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主旨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的建立;个别化自主学习模式建立的前提是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资源和服务。我们总结提炼了“基于网络、导学结合、四维互动”的教学模式——网络是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主要载体;导学结合是有别于传统教育和普通高校网络教育的一种特色;“四维互动”这是保证开放教育品牌的孵化过程。而“以人为本、过程为主、基于网络、质量监控、协调运作”的管理模式,它以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教育开放性、民主化、自主化等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形成。这些模式和运行机制的创建保证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开放教育的品牌也由此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发挥网络优势

  加快网络平台的升级与改造

  广播电视大学是中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已经建成并拥有卫星及电视系统(天网)、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地网)和覆盖全省各市、县、省直有关单位的分校办学系统(人网)

  特别是斥资1.3亿元建成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宽带专用网现代远程系统,此项工程得到了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00年启动至200310月全面完成,把全省80多所直属学院和市县电大“一网打尽”,使得“电大不电,远程不远”局面一去不复返。2004年学校又投资170万元,安装了双向视频MCU系统,完成了第三次专业技术升级。学校通过利用双向视频系统和直播课堂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开设自主学习平台、进行网上实时非实时的交互(教学、讨论、答疑、作业讲评)等措施,大大提高了网络使用效率,有力地保证了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到位,确保了教学质量。

  发挥教学资源优势

  提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

  支持服务是实施开放教育的落脚点。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致力于建立完备的教学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助学服务、资源服务、信息服务、咨询服务。

  学校开发了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加强了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并通过网上教学活动监控系统,对学生在线学习进行跟踪和自动生成记录,将其作为学生形成性考核的重要内容。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学校多种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各专业的课程均有两种以上媒体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找到他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在数量取得突破的基础上,学校积极在课件质量和使用效益上下功夫,竭力多出精品力作,以满足电大教学模式完善成熟与升级的需要。在开发方式上,实现了从简单制作到深度加工;在开发类型上,既有单机版也要有网络版,保证课件在不同的情景下的使用;在组织方式上,从单兵作战到集团作战,充分发挥系统的优势,丰富和加强各类专业教研大组的功能。学校开展了“资源建设大会战”,加大经费投入,掀起多种媒体资源开发高潮。到目前为止,学校开放教育566门课程中两种媒体以上教学资源的提供率达到了95%以上,网上资源月更新率也达到了95%。同时,学校还全力打造网上图书馆,结束了远程状态下自主学习者没书可看的历史。一个强而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已构建完成。

  发挥队伍优势

  跃升远程教学支持服务效能

  为了满足开放教育试点工作的需要,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各试点单位采取引进和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加大了四支队伍的建设,经过几年不懈的努力,队伍建设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无论是年龄、职称、学历结构渐趋合理,其教学、科研、技术和管理的能力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省电大本部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数比例占到了41.6%

  在队伍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科研能力等方面,我们浙江广播电视大学确实跟普通高校有着一定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与他们的办学定位、培养人才的规格和目标等有所区别。但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拥有了一支既有远程教育教学能力又有远程教育管理经验的队伍,从人力资源管理学的角度看,这就是核心竞争优势,因为这是别人所不能模仿的。也正是这一支掌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规律、特点和技术的师资队伍、管理队伍、技术队伍和研究队伍,为进一步推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将不断开拓创新,紧扣开放办学和教学现代化两大命题,强化特色、打造品牌,做强做大开放教育“基业”,进一步突显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核心竞争力,为浙江推进教育强省建设服务,为浙江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作者系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校长)

发布日期:2005-10-19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