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中国教育报:把高等教育直接送到农村——写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启动之际-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中国教育报:把高等教育直接送到农村——写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启动之际

  今年220日,教育部决定启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712日,经过近5个月的紧张筹备,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工作正式启动,该项计划的实施单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确定,2004年秋季在27所省级电大启动试点工作,在99个县级电大设立试点教学点,计划招生8000人左右。

  主办者为啥办?

  ——为农村培养实用技术和管理人才

  “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提法并非始自今年。早在3年前,就有普通高校提出并开始实施:2001年辽宁在全省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2002年河北农业大学开始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2003年黑龙江省启动“村村大学生计划”等。

  然而,与普通高校采取招收农村青年到大学校园进行脱产学习的方式不同,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依托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方式,将高等教育延伸到农村,采取在职业余学习的方式实施,以尽快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从而推动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该计划招收对象主要是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农村青年,初中毕业生可注册学习课程。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教育部发展农村高等教育的一项新的举措。教育部将本着“合理建设、相互配合、资源共享、农民受惠”的原则,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积极筹措经费,确保计划得到更好、更快实施。

  教育部决定,“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中央电大组织实施,依托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形式,集成全国相关高校的教学资源,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及“中央电大西部地区百所县级电大援助计划”相结合。

  作为首批试点县的河南省宜阳县副县长屈鹏飞认为,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三大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人才的开发。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是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的关键。为农村培养一大批懂科学、有技能、会管理的高等专业人才,对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者如何办?

  ——多种方式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

  如何办?如何办好?这是摆在实施这项工作的中央电大面前的现实问题。

  今年三、四月间,中央电大党委书记、副校长于云秀和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阮智勇分别率队实地考察了贵州、山东两省,深入乡村,认真了解学习者需求,了解基层办学条件和实际困难,与地方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座谈,研究这项工作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中央电大向河北、山西和黑龙江等省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了解基层办学状况和农村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在全国电大书记校长会议、全国电大教学工作会和全国电大教务管理工作会上召集省级电大书记、校长和教务处长进行座谈和专题研究,同时中央电大还专门组织召开了多次有关“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的工作会议,对此项工作的开展进行深入研究和充分论证。

  在调研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中央电大制定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实施方案》,明确了试点单位、试点教学点与学习点的设置条件和职责以及招生、学籍、教学和教学管理等试点各方面的工作要求。

  中央电大副校长、“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小组组长严冰介绍说,试点将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和学习小组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电视课程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卫星频道播出,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多媒体宽带传输平台IP通道播出,通过电大在线学习网和中央电大“三农”远程教育网开展必要的网上教学活动并传输网上教学资源。县级电大具体实施试点专业教学,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持服务,负责招生、注册、学生学籍管理以及各教学环节的组织工作。

  与此同时,中央电大开始周密部署招生准备工作。按照教育部实施该计划的总体要求,中央电大及时向全国电大发出试点申报通知,各地电大纷纷提出申请,反应热烈;在各地电大申报的基础上,根据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结合各有关电大的办学条件和开放教育试点情况,中央电大本着“积极推进,稳妥实施、保障条件、维护声誉”的基本原则,对申办“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省级电大及其县级电大教学点进行认真和严格遴选。

  教学者咋规划?

  ——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紧密结合

  学什么?如何学?对学生和社会来说是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专业设置上,中央电大根据农村发展需要,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按照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紧密结合,以职业岗位群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开设了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三大科类,共10个专业,并经专家充分论证,制定了具有农村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学计划。

  在课程设置上,按照课程开放的理念,搭建由种植、养殖和管理三大类为主要体系的课程平台作为构建专业的基础,注重与非学历教育、实用技术教育的有机结合,并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根据自己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目标要求,在专业规则框架下,从相应的课程模块中自主选学一定数量的课程。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取得相应的课程单科证书、培训证书、结业证书以及高等教育专科学历毕业证书。目前,中央电大推出的种植、养殖和管理三大类专业就有100余门课程,首期推出30门课程;课程内容突出实践性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与非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教育相结合。

  在教学资源建设上,中央电大在已有开放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针对农村学习者的特点,修订文字教材,精心设计并制作价格低廉、方便实用、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学习包。课程学习包将通过配送方式按注册名册直接发放到县级电大,由县级电大及时快速地送达学生手中。课程学习包的价格比社会上同类教材价格降低30%左右,包括课程学习指南、文字教材、学习指导VCD、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及考核说明等多种媒体教材。其中课程学习指南重点介绍了教学方法、组织、资源的引导、活动的安排以及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等内容。

  在教学组织及教学模式上,根据农村学生特点及学习条件,采取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集中辅导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包中提供的多种教学媒体教材进行自学,也可以在乡镇学习点开展学习小组活动,互帮互学、互教互助,县级电大还会定期送教下乡指导学生学习,也会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学生到县级电大教学点进行集中辅导。

  学习者怎样学?

  ——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受益的技能

  农村孩子大学难考,考上大学的又大都跳出“农门”,求贤若渴的农村地区“自家的孩子留不住,外面的人才不愿来”。对于重圆大学梦的农村学子来说,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珍惜机会。虽然我国农村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相比较而言,当前农村的学习条件仍然不够好。对于广大农村学习者来说,“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参与学习的学生,应该真正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通过刻苦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通过丰富知识提升个人的价值。

  学会学习。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具有许多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点,在远程教育系统学习的学生要保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就必须掌握一些必备的方法与技术,比如利用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及其辅导教材自主学习的方法,乃至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得学习支持服务的技术。要想学习好,前提是要学会学习,要掌握一种可以终身受益的技能。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业余学习的直接目的更主要是为了提高劳动技能。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可以增强学习的动力,加快知识的内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知识掌握程度是一种检验,也可以促进从知识到技能的提升。

  各地的实践证明,用得上才能留得住,参加学习的这些新的“科技力量”进入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后,能够有效地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急需的实用技术,提高他们与农业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科技素质。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农村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最终建立一支适应发展市场经济、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高素质农业、农村干部队伍。(本报记者 钟伟)

  【心声】首批学生:圆了我的大学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帮高考落榜的北京门头沟青年石永松圆了大学梦。石永松作为首批招收的8000名学生之一,今秋将在北京电大门头沟分校开始大学生活。

  石永松说:我是来自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一名普通农民,是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首批录取的学员之一。

  大学是每一个青年都曾经有过的梦想,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或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很多人不能如愿以偿。像我这样高考落榜的农村青年,上大学已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了。但今天,“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把高等教育送到了农村,使我又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圆了我的大学梦。

  门头沟斋堂镇与京郊其他先进乡镇相比,还有巨大的差距,这其中有自然条件的限制,更主要的还是人才的匮乏。应该说我们镇走出了相当一批大学生和中专生,但能够回来为家乡工作、服务的人却很少,形成了自家的孩子留不住,外面的毕业生不愿来的局面。专业技术人才和基层管理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斋堂镇快速发展的步伐。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实施,将把高等教育的资源直接送到我们偏远、落后的农村来,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直接为农村发展服务,为农民致富服务。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农村发展、对我们农民的重视和关爱。

  今年,电大门头沟分校根据斋堂镇的需要,开设了果蔬专业,以后可能还会开出更多的适合当地需要的专业,这对斋堂镇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起到积极、深远的影响。(郝琳琳)

  【关键词】 求学前应当了解的6个问题

课程与专业

  1.专业及课程由中央电大统一设置,实行课程开放和学分制管理。

  2.设置种植、养殖、管理三大课程群。除此之外还包括不同模块的拓展课程,主要有通识模块、文学模块、法律模块、管理模块、财经模块、教育模块、技能模块、卫生模块。学生根据选课规则,自主选学课程,经考核合格,可获得课程学分或相应的培训证书(岗位资格证书)。累计达到规定的学分,可获得中央电大专科学历证书。

教学资源

  1.开发价格低廉、方便实用的“农村版”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包。

  2.中央电大制作的多种媒体教材和教学包直接发放到县级电大教学点,由教学点负责送达学生手中。

  3.电视课程通过中国教育电视台及地方有线广播电视台()播出,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播出。

  4.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建立的信息基础设施接收多媒体教学资源。

教学组织

  1.学生利用多种媒体教材、教学包、电视课程、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参加学习小组讨论,接受面授辅导,完成平时作业等。

  2.县级电大聘请教师(包括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定期送教下乡。

  3.依托当地农业科技部门、企事业单位和职业学校,组织学生完成课程(集中)实践(实习)

  4.通过中央电大“三农”远程教育网、中国教育电视台、电大在线学习网、《中国电大报》等发布教学及教学管理信息。

  5.考点原则上设在县级电大。

考核方式

  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部分构成。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测评,一般由平时作业、大作业、实践环节或期中考试等形式组成。形成性考核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50%

  中央电大要进行考核方式和手段改革,并根据农村的学习特点和课程性质探索其他适当的考核方式,适当采用表现性评价方式。

招生注册

  1.招生对象为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职高、中专、技校)的农村青年。初中毕业生可注册学习课程。

  2.中央电大负责统一发布招生简章、印制招生报名表。省级电大负责招生组织工作,在当地有影响的媒体上公示教学点。县级电大在乡()设立招生报名点,具体办理报名手续。

  3.学生自愿报名,填写招生报名表,经审核后取得学籍,由中央电大统一颁发学生证。学籍8年有效。

学费

  1.收费项目:地方电大按照当地物价部门已批准的开放教育收费项目进行收费。中央电大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批准文件精神,从地方电大收取的费用中提取注册建档费、课程费和考试费。

  2.收费标准:参照开放教育试点现行收费标准,并考虑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实际承受能力,适当降低收费标准。

  3.建立助学和奖学制度。电大建立奖学金制度,对学习成绩优秀、事迹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多方筹措资金,设立助学基金。(钟伟)

  【背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是由教育部组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面向农业、面向农村、面向农民的远程高等教育试验,是教育部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的一项重大举措。这个计划的实施是电大面向农村的远程教育进一步扩大开放、向下延伸的一项重要改革,是中国农村高等教育的一次带有突破性的进展。

  教育部决定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意在围绕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探索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资源送到乡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民提供“学得到、用得好”的实用技术的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使他们成为农业技术应用带头人、发家致富带头人、推动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带头人。实施这项计划,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组织实施,依托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通过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形式开展,2004年秋季在部分省进行先期试点。(《中国教育报》20047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