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云顶yd7610首页地址

宁夏日报:灵武政府出资为村上培养\"永久牌\"大学生-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时讯网

返回国开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媒体报道

宁夏日报:灵武政府出资为村上培养\"永久牌\"大学生

    宁夏日报 120 报道 灵武市郝家桥镇崔渠口村支书杨文林 19 从市党校校长贾国义手中接过大学录取通知书,成为该村历史上第一个上大专的村支书、第一个在村上工作的大学生。和杨文林一样,今年灵武市有76名农村青年通过成人高考,进入宁夏电大和灵武市党校合办的大专班学习,他们将成为灵武农村第一批“永久牌”大学生。

     灵武市有293名村干部,其中高中以上学历的只有17人,村干部文化水平低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而大中专毕业生,又不肯到农村干一番事业。渠口村每年有近10名高中毕业生考上大中专院校,但没有一人毕业后回村里工作。杨文林告诉记者,一些文件和政策,村干部吃不透,更别说给村民宣讲了;一些村里的技改项目,因为缺少有文化、懂技术的干部而长期搁置。2006年,灵武市在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将农村人才建设作为重点之一,提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每年为76个行政村培养一名大学生,学习内容全部是农村实用技术理论和技能,毕业后颁发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教学为函授方式,利用周末学习,农忙季节不上课,农闲时节集中补课,让这些农村青年边生产边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年1200元的学费由市财政负担80%,按期完成学业的政府另外奖励1000元。争取在3年至5年内,使每个村拥有35名“永久牌”大学生。白土岗子乡党委书记马自林得知这一消息后,积极鼓励乡里的青年农民报名考试,乡上承诺:凡是考上的,乡里负担剩余20%的学费,并且报销上课期间的交通费用。灵武市党校校长贾国义告诉记者,这些大学生日后将成为农村传播先进文化和科技致富的带头人、村级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于翔)

关注国开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