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习】西部崛起社区教育高地——“国开之旅,走进社区教育”活动印象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精神,展示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体系在社区教育中的实践成果,宣传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11月8日-12日,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新闻中心组织了“国开之旅——走进社区教育”记者团,对四川省社区教育进行了深入考察。记者团由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农民日报、中国社会报、中国网、《在线学习》等媒体组成。本网将在本栏目陆续转载记者采访的报道文章,欢迎大家关注。
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延军介绍全国社区教育情况
在5天的时间里,记者团北上绵阳,南下荣县、威远,再赴成都,对四川省社区教育进行了全方位了解,采访对象既有政府官员,社区大学、学院负责人,也有市民、新市民,更有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在威远,记者们参加了正在这里召开的“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动社区治理创新研讨会”。
四川电大党委书记、校长罗大玉介绍四川电大转型发展及社区教育总体进展
成都社区大学校长、成都市终身教育促进办公室主任周继平介绍成都市社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本刊记者的印象是,电大系统及国开体系在全国的社区教育中,已经并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四川,依托电大系统开展的社区教育,呈现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色彩;社区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需要相结合,使社区教育之花在各县市竞相绽放。一个社区教育的高地正在西部崛起。
在四川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四川电大发挥系统、师资、资源等优势,把社区教育作为转型升级的新平台,主动作为,专门成立了社区教育处,对全省电大系统进行服务、指导和协调。经过5年多的努力,搭建了省、市、县、乡四级社区教育框架体系,建立了面向全省的社区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全省电大系统已经形成20 多个特色项目。各地电大相继承办了本地的终身学习周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参加,营造了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
在成都“寻找社区好教师”海选活动中,71岁老人戴大丽表演钢管舞
成都社区大学i-生态菜园实验基地
在成都,依托成都电大成立的成都社区大学,发挥了龙头作用。成都探索以项目管理方式开展社区教育项目运作,努力打造一区一品,其中,最成都·市民课堂、i-生态菜园荣获全国“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成都社区大学将以立法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治理体系,以社区善学促进社区善治,推动终身学习,让生命更精彩,让城市更美好。
绵阳社区大学、绵阳电大校长敬良斌(右一)介绍社区教育开展情况
绵阳市民在烘焙食品教学体验基地学习
绵阳社区大学中阮培训班
在绵阳,依托绵阳电大成立的社区大学,构建了三级社区教育骨架,打造出了银发乐团、i-烘焙实验室、金霞社区学习中心“教养结合”三大特色项目。i-烘焙实验室是为适应市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和上班族的快节奏生活方式而设立的。该项目由绵阳社区大学、四川电大与金诺瑞食品公司共同建设,市民通过学习,在家用高压锅、微波炉就可制作烘焙食品,并将精美作品上传网络,相互分享,乐在其中。
荣县柑橘管理技术培训
荣县社区学校是全省首批依托电大成立的县级社区学校。荣县社区学校根据本县特点,在培育新型农民、本土化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果农大课堂”是其特色品牌,实施对象为种植大户、专业大户、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及返乡农民工。几年来,已经培育出了一大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新型农民。
威远县媒体见面会
威远县社区教育根据近年来社区家庭纠纷多、邻里纠纷多,违规违法上访多,甚至出现群体性事件等实际问题,将社区教育重点放在社会治理上,开展青少年“三无”社区建设,即无吸毒、无犯罪、无进营业性网吧,建成全县20个镇的“三无”社区,为青少年营造出了健康的社会环境。
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周延军对本刊记者表示,近年来,四川电大从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高度,努力实现电大转型,积极关注和推进社区教育发展。在四川电大的指导下,四川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工作已经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6-11-14《在线学习》 作者:刘增辉 摄影:刘增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