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分部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
8月19日,“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教育视窗”栏目以“思政课堂|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全面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为题报道了山东分部思政课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全文如下:
学思践悟,坚定信念;力戒虚功,务求实效。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全员育人、协同育人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逐步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管理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继续教育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并在工作实践中做了具体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学校党委思政课建设主体责任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将其列为学校工作重点,并安排学校党委成员、分管领导进行专人指导、定期调度。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听课讲课,带头做时政专题讲座。学校党委会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思政课建设,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化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建设“网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国电大系统较早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要求配足配齐思政课教师,每年引进高层次思政课专职教师。成立了思政课教学团队以及教学实施团队,由全省电大系统的思政课教师组成,负责思政课的日常教学、资源建设及管理工作,定期举行教学观摩、集体备课等活动。
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育人实效。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名师引领,实施教学攻关行动,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和唱红歌、时政分享、演讲展示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充分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的融合,通过开设网上直播课、录制微课程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听取学生意见建议,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立德在线,做好疫情期间的教学工作。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使中国人民经受了磨练,使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学校组织思政课教师为全省电大师生直播战疫思政课,全省电大师生1万余人同时在线学习,累计观看达2.1万人次。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围绕“如何将疫情防控内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主题对全省电大的思政课教师进行了线上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开展了“战疫中的思政元素解读”的线上讲座。
定期组织培训,促进教师成长。学校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集中学习,提升政治理论素养。面向全体教师,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育德能力为目标,成立了“青年教师工作坊”,围绕探索思政课程以及“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创新定期开展活动。制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规划,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定期举办骨干教师、新进教师等示范培训。学校设立了思政专项课题,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所。
挖掘思政元素,大力推进“课程思政”
学校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大力开展“课程思政”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向各学院派出思政课专任教师,会同学院教师共同挖掘、整理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举办“课程思政”优秀课堂评选活动,着力打造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先进经验分别受邀在云顶yd7610检测中心、部分驻济高校进行分享。
拓展思政渠道,强化实践育人环节
学校先后建立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山东博物馆、淄博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等校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定期组织全省电大师生进行现场教学。
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方能坚定。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站位就能登高,眼界就能拓宽,心胸就会开阔,政治方向就能坚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高校和教师们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脚踏实地,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汇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