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电大青年教师党员热议全国“两会”教育话题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四川电大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实时关心关注“两会”的进展和讨论话题,许多青年教师党员对教育领域的话题谈了自己的感想。
四川电大直属学院林翠平副教授、邵娟讲师都关注了总理在两会所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安不忘危,兴不忘忧”和“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邵娟说:“作为电大教育事业的年轻工作者,我们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积极融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大潮中,主动思考,努力作为,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凝聚一股强大的电大教育正能量,助力美丽中国早日实现!”
四川电大直属学院张佳妮讲师: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发展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这让我们电大系统教师感到很振奋,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许。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继续教育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但是我们过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政府和高校领导不重视,学生学习功利性强,社会对我们有偏见,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我们电大系统教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现在有了国家、政府对我们的大力支持,顺应着时代、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天时地利与人和,我们的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一定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对此充满了信心!
四川电大思政理论课教学部教师姜志坚: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指出,“中央对教师队伍高度重视,提出六方面举措”,结合之前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我们作为教师的一员倍感振奋,也深感身上的责任与担子更重了。作为思政理论课教师今后一定要在加强自身理论修养的同时,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将中央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川电大文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授吴玲玲:基础教育改革是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之一。基础教育要实现优质教育的打造、打破教育资源之间的地区不平衡与城乡不平衡,一方面要保证教育相对落后地区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师资培养。四川电大拥有深入各县镇的办学体系和完善的远程教育体系,可以为欠发达地区的师资培养和再教育提供有效的服务。四川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很多都是乡镇一级的中小学老师,我们应该加强基层服务意识,为基层师资培养提供优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服务。
四川电大农林卫生学院青年教师刘美岑讲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报告内容丰富,振奋人心。其中,他多次强调教育,并划出了2018年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李克强说:“要继续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四川电大本身构建的就是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教师,我们也要承载着梦想与理念,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时刻记住,网络的另一端是急需学习、必须学习的广大人民群众,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服务于继续教育、网络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川电大工程技术学院青年教师唐胜菊讲师:李克强总理提到,加速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双一流建设。这让我十分振奋,对我们学校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未来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更加健全,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岗位,作出业绩,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