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安徽、四川、甘肃等电大召开庆祝建校40周年大会
近日,浙江、安徽、四川、甘肃等电大召开庆祝建校40周年大会。
浙江电大
11月16日,浙江电大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举行。
浙江省委书记车俊在批示中指出,浙江电大建校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足浙江、开放办学、服务全民,积极发挥系统办学独特优势,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浙江电大以建校40周年为新起点,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服务人民,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和教育现代化战略,加快转型发展,助力构建开放学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推进浙江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浙江省长袁家军在批示中指出,浙江电大作为浙江省现代远程开放的新型高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集聚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公平开放便捷的学习方式和多层次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浙江电大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不断深化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立足浙江、面向基层,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努力建设全国领先的高水平开放大学,为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实现“两个高水平”奋斗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成岳冲在庆祝大会上作讲话。他指出,在高等教育资源极度匮乏,各类人才紧缺的八九十年代,浙江电大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开展学历补偿教育,帮助一大批社会有志青年圆了“大学梦”,并因此成长为科技、工商等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进入新世纪,浙江电大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支撑,通过开放教育等多种形式,增加就学机会,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这些年,浙江电大又依托系统优势,踏上转型发展之路,大力开展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和各类培训,相继成立了浙江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老年开放大学、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管理中心,呈现出了更加开放,更好服务的办学新格局。他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建设伴随人一生的教育体系的新时代已经到来,浙江电大使命在肩、大有可为。他希望,浙江电大以建校40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适应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新需求,紧扣时代脉搏,扎根浙江大地,加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为广大学习者提供一个更优异的学习平台,营造更友好的学习环境,汇聚更丰富的学习资源,构建更开放的教学模式。
亚洲开放大学协会主席、菲律宾开放大学校长梅琳达·班达拉里亚在致辞中向浙江电大建校40周年表示了祝贺,对浙江电大40年来取得的丰硕办学成果表示了赞赏。她希望通过此次机会,在亚洲开放大学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下,与浙江电大建立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开放大学繁荣发展。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副校长李林曙致辞。他指出,浙江电大坚持改革创新、艰苦奋斗,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和方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他希望,浙江电大能从浙江省部署推进的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找准事业的增长点,加强社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和供给,在不断满足多样化、终身化、网络化的全民终身学习需求中更好地实践办学价值。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钱晓芳代表兄弟高校致辞。她指出,浙江电大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教育服务的优质、有效和精准供给,探索形成了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浙江模式,值得学习借鉴。作为兄弟高校,中国美院愿与浙江电大一道,保持紧密联系,加强校际合作,合力书写新时代浙江教育的奋进之笔。
校党委书记徐公芳代表学校致辞。他从开展学历补偿教育、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三个阶段,简要回顾了学校40年的办学历程和成就。他指出,4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首要任务,累计培养各类学历教育毕业生85万余人,为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满足社会需求、促进教育公平的办学初心与价值追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等职能,致力于让浙江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让浙江人有更完善的终身学习支持、让浙江人有更智慧的学习环境、让浙江人有更美好的学习获得感以及、让浙江人有更深厚的文化滋养。他强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为我们的办学提供了目标定位和根本遵循,学校将围绕第三次党员大会确定的“建成高水平开放大学,高质量打造浙江省终身教育核心支柱和远程开放教育服务中心”的目标,坚持错位发展与特色发展的思路,不断探索终身教育治理新模式,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四项职能,推进网络强校、人才强校、开放强校和文化强校四大战略,打造浙江省电大事业共同体和综合型终身教育学习体系,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作出电大人的满意答卷。
大会现场举行了浙江省网络安全教育培训中心、浙江省终身教育研究与评价中心和浙江省网络信息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中心揭牌仪式。
安徽电大
近日,安徽电大举行改革与发展论坛庆祝安徽电大40周年华诞。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储常连在讲话中指出,40年来,安徽电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适应安徽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建校40周年是安徽电大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安徽电大新征程上的新起点。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一如既往地重视、支持安徽电大的改革发展。他表示,希望安徽电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增加压力、催生动力、激发活力、增强实力、形成合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办学优势,打造智慧学习环境,以国内一流开放大学的建设成果,助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努力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美好愿景。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副校长鞠传进向安徽电大改革与发展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在讲话中介绍了40年来全国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大学的改革发展情况。他指出,安徽电大是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办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保持与总部的紧密团结,在维护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办学体系上作出了积极贡献。40年来,安徽电大在安徽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重视、关心、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就,成为安徽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现代远程教育的骨干力量、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支撑,为我国远程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安徽贡献。他希望,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系统建设,及时追踪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让更多社会成员和学习者受益,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郑汉华作学校改革与发展成果报告。他指出,40年来,安徽电大与改革同步、与开放同行,一代代电大人励精图治、开拓进取,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服务社会惠及全民,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提升内涵增强实力,系统建设凝聚人心,逐步走出了一条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社会服务并重并举的转型发展之路。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跟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抢抓历史机遇,勇挑历史重担,建设具有安徽特色、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开放大学,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滁州电大党委书记黄再东代表分校发言。他表示,作为电大系统基层单位,将强化服务提品质,携手系统齐奋进,不断开拓谱新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开放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论坛举行了安徽省电大系统内工作满20年校级领导及工作满40年教职工表彰颁奖仪式。论坛开始前,举行了安徽电大校史馆揭牌仪式。
四川电大
近日,四川电大举办建校40周年庆祝大会。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作明出席大会并讲话。他指出,致力于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需求的四川电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人才,为四川经济社会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对四川电大提出四点希望:一是希望四川电大以建校40周年为新的起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整体水平,努力为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二是希望省直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把发展电大教育作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加大支持,切实发挥好电大作为四川省继续教育主力军主阵地的作用。三是希望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一如既往地关心、关怀、关爱四川电大,在教学科研、改革发展等方面多指导、多支持。四是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四川电大,创造更加有利于电大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条件,为推动四川省电大教育事业更上层楼贡献积极力量。
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在讲话中指出,四川电大是名副其实的老百姓身边的大学。新时代呼唤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四川正处于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的关键时期,热切需要一批优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希望四川电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进取,开拓创新,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一是牢记初心使命,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治学办校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二是坚持主动融入,投入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要围绕“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布局,瞄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领头羊工程”、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计划”,为推动四川省高质量发展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三是遵循继续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办学质量。要充分考虑成人群体学习特点,积极适应“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因材施教,不断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扩大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的合作,借势借力加快电大发展。
学校党委书记谭文劲在主持讲话中指出,四川电大成立于1979年,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本科成人高校。建校40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四川省教育厅和云顶yd7610检测中心的关心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电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扎根巴蜀大地办人民满意的电大教育,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人才,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尹析明作主题报告,他回顾总结了四川电大改革发展40年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提出了今后的发展目标任务、发展思路和措施。面向未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四川电大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将围绕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发展战略,围绕“5+1”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立足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瞄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对人才的需求,走好电大教育鼎兴之路,书写电大教育奋进之笔,矢志秉持“开放共享,面向人人,贡学于民,育达终身”的理念,高举终身教育旗帜,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五马奔开、一马当先”发展战略,奋力开展二次创业,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升级发展,使电大成为四川省继续教育的主力军、主阵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做出电大人的新贡献。
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副校长林宇出席大会并讲话。他向四川电大及电大系统的全体师生和广大校友送上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他回顾了云顶yd7610检测中心体系40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四川电大是历年来招收学员最多,对云顶yd7610检测中心办学体系贡献最大的省级办学单位之一,为四川经济社会和高度教育跨越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云顶yd7610检测中心总部将在教育教学管理、科学研究、资源共建共享、专业共建、非统设课程开设、网络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与四川电大一起共同谱写中国远程教育事业新的光辉篇章。
大会对在电大工作30年的教职工给予了表彰。四川电大举办的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作为四川省最早开设蜀绣专业的高校,敬献该校师生自行设计的蜀绣作品《五骏图》,向四川电大40周年华诞献礼。
甘肃电大
11月16日,甘肃电大推进开放大学建设暨纪念建校40周年大会举行。
甘肃省副省长张世珍在大会上讲话,对甘肃电大40年来的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是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全民科学文化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方面做出了历史性贡献。40年来,甘肃电大扎根陇原大地,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方向,积极服务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希望全省电大系统以建校40周年为新的起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推动电大向开放大学成功转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把学校建成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开放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坚持主动服务社会,发展应用型专业,推进开放教育向城镇社区和广大农村延伸,满足不同群体的教育需求,推进全省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宏宁致辞,回顾了学校40年改革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他表示,学校将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更加注重终身学习,更加注重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共融,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聚焦需求导向,突破“瓶颈”制约,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整体实力,着力推进开放大学建设,为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
大会表彰了获甘肃电大办学40年“奉献奖”的教职工,举行了兰州航空工业职工大学(兰州航空工业技工学校)移交地方管理协议书签字仪式,该校移交后,将并入甘肃电大。
